今天在談及悅刻的成功時,在線下渠道的率先布局總是不能繞過的一個點。在2019年11月1日之前,電子煙在線上肆無忌憚地野蠻生長,老羅的一則微博,吹響了電子煙斷網的號角。
轉而依靠廣泛的線下渠道,一時間成為所有品牌的必選答案。到了2020年,一二線城市市場開始顯出飽和跡象,而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和縣鄉尚是未墾之地。
此外,在市場構成上,國內三線以外的下沉市場煙民占比達到71%,用戶規模為2.5億人。廣闊的五環外,由此成為各個品牌爭奪的渠道重點。
開進五環外
為了加快在五環外的布局速度,各個品牌之間曾展開過一場火力兇猛的軍備競賽,秘訣只有一個,那就是努力降低店主的建店成本。
在接受《豹變》采訪時,一位店主曾經說,成本低是吸引自己開店的主要原因,租下10~20平米的店鋪,品牌方免費提供展柜和物料,開店成本僅為8萬。
為新店店主免去加盟費,降低保證金額度,也是品牌的常規打法。比如悅刻的保證金僅為5000,小野的保證金區間則在3000~6000之間,新品牌的保證金甚至會更低。
降低建店門檻的同時,通過高額補貼的方式吸引五環外的玩家入局,亦是屢見不鮮。悅刻曾制定的“361計劃”至今讓人印象深刻:三年內補貼6億,開出1萬家門店。2021年初,柚子也曾推出了“萬店”計劃,還一度喊出開店補貼最高118萬的口號。
不甘落后的雪加,甚至曾宣布從2021年3月起以發放股票的方式鼓勵代理商多開店。
以快閃店的形式實現病毒式傳播,盡快占領五環外的用戶心智,來尋求更具想象空間的增長曲線,各個品牌似乎吃定了五環外市場的蛋糕。
多快好省的策略,帶來的成效顯而易見,根據《2021電子煙零售業態藍皮書》,截止12月11日,國內擁有19萬個零售網點,4.8萬個電子煙專賣店,相較于2020年的增量,基本由一二線城市以外的地區創造。
尷尬的縣鄉店
在五環外市場的積極布局,對于電子煙品牌來說無疑是放大品牌聲量、強化品牌形象、擴大品牌體量的重要策略。不過對于那些在品牌宣導下倉促入局的店主來說,卻未必是利好。
為了了解下沉市場門店的真實生態,格物與保定、泉州、惠州、煙臺、合肥、烏魯木齊等多個城市下轄的幾十個縣、鄉、村門店進行了對話。最終發現,下沉市場的電子煙門店,基本呈現出了以下三種生存狀態:
1.先天不足
在廣大的下沉市場,聚集了超過2.5億煙民,這是各個品牌看中下沉市場的重要原因。然而在2021年,電子煙市場的大盤尚不足200億,同比增長率只有36%,與龐大的煙民基數并不匹配。
難言樂觀的轉化率,主要在于電子霧化這種新興事物,吸引的基本是特定的年輕群體。
這種尷尬的情狀,在下沉市場體現得尤為明顯。根據恒大研究院任澤平的研究,中國超過70%的建制縣都屬于人口流出地區,這一比例遠高于地級市的市轄區,且城市等級越低的縣是人口流出地區的比例越大。
進一步的數據表明,這種人口流動以外出務工式的短期流動為主,而且流出人群以中青年居多。
這就意味著,理論上電子煙廣大的受眾群體在某些縣鄉可能是不存在的。一位門店開在廣東惠州某縣的店主就告訴格物,其所在的縣城,吸附力越來越弱,人群會主動向惠州靠攏。余下人群的消費力,甚至難以支撐家樂福這樣的大型商超的運營。
一位在山東下沉市場深耕的集合店品牌經銷商也告訴格物,根據他長期的觀察,開在鄉村的門店,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人流比較小,針對的人群少,且對品牌的認知度低。
一位把門店開在山東某富裕村的店主更是坦言,因為疫情導致周邊的大學長期封校,自己門店的營業額目前只能維持在2萬上下,不過3萬多應該就是這個店能做的極限 ,因為它所能輻射的范圍,終究只有周邊的幾個村。
水大漫不過山,窟窿大不過瓢,在某些鄉鎮,長居人口甚至只有區區幾萬,在這種情況下,門店的業績天花板其實是可見的。
除此之外,比起城市居民的獨立和開放,鄉鎮的熟人社會屬性更為強烈,對新興事物的接受度也更低,社交屬性不足的電子霧化產品,遇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過山車
電子煙行業的遇冷,是從2021年4月正式開始的。工信部的一紙長文,擬將電子煙參照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遏制了其急劇擴張的可能。
而與此同時,各品牌則仍舊以高額補貼等策略吸引新玩家入局。內卷由此而生,行情迅速惡化。
在與下沉市場的電子煙店店主交流時,格物發現他們受行業趨勢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重。分析其原因,在于他們面對的市場大盤更小,而各個品牌新的門店增量,又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場。
一位起初做線上渠道的店主告訴格物,2019年行業斷電后,他曾短暫退出行業,后來看到2020年年初行業的向好,又在線下開設了門店。彼時他信心滿滿,也有耐心慢慢積累客戶。
后來開在縣里的門店越來越多,一眾品牌先后涌入,門店業績開始下滑。到了2021年4月監管露頭,業績急轉直下,在深圳參加完行業展會后,店主本人索性放棄了對業績的執念。
另外,據他所說,在各家相互傾軋之下,除了悅刻這一真正建立起知名度的品牌,其他品牌基本和他一樣,已經步入閉店環節。
一位門店開在廣東某縣城的店主則表示,自己所在的縣城,商場主要集中在一條步行街,這條街既匯聚了縣里的主要客流,也匯聚了縣里的大部分電子煙店,他的三家店,也都在這條街上。
據他所說,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同在一條街上的同行,都或多或少地被行業寒流沖擊,某幾家店當前的營業時間,基本只剩三四個小時,而到3月底,他也會關閉其中一家集合店。
3.贏家通吃
格物曾經對某省某品牌它門店的大面積倒閉潮做過深入了解,最終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倒閉的十幾家門店中,以2021年4月之后入局的小白居多。
對行業的認知淺薄,經營、經驗技巧不足固然是重要原因,不過另有一個視角可以參照,那就是整個電子煙行業,在客戶端的增量已經比較遲緩,大家都在做老客戶的生意。行業藍皮書的數據就顯示,2021年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只有36%。
在這種情況下,具備先發優勢的門店,很容易依靠過去積累的客源,實現對新門店的全面碾壓。在下沉市場,這種情況會更加明顯。
理由如前面所說,縣鄉鎮村這些地方,熟人社會的屬性更為強烈,社交空間更為狹窄。再加上市場規模更小,三兩家甚至一家門店,就可能滿足一個地區的需求。
一位店主告訴格物,在其所在地區,除了最早入局的悅刻店可以輕松實現20萬的銷售額,其他門店基本是慘淡經營的狀態。
這家悅刻店是當地電子煙市場的拓荒者,在網銷被禁之前已經將大部分客戶收入麾下,這種時間差帶來的優勢,后來者基本沒有追趕的可能。
另外一位店主也向格物表示,一家獨大,各家陪跑,其實是各個地區常見的市場競爭狀態。在其所在的縣城,在2019年便已開設的悅刻店,也吃下了該地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所幸他做的品牌具有差異化優勢,不至于被贏家通吃。
不過他也無奈承認,自己和縣里的很多同樣一樣,只能賺個飯錢。
對于各行各業來說,下沉市場都是一個無比美妙的概念。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智能手機,都曾為了爭奪這一前景廣闊的市場而大打出手。
不過在最近十年,除了依靠社交的快手和仰仗低價的拼多多,大多成效不顯。由此可見,依靠價格優勢促成社交裂變才是關鍵。電子煙是否具備這兩種條件,讀者心中自有答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