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吸煙有害健康”成為常識的時代,電子煙借著“戒煙神器”、“健康無害”、“時尚”、“口味多”等概念風靡全球,受到無數煙民尤其是年輕人的追捧,甚至成為千萬年輕人眼中的“潮玩”新貴。
國內,電子煙同樣受到不少年輕人追捧,并曾一度由于商品性質未定,而能夠輕易被未成年人獲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使用電子煙的人數大約在1000萬,使用人群以15至24歲的年輕人為主,并呈逐年增長態勢。
電子煙的危害已經過科學驗證。在煙油中添加各種口味,除了引發年輕人的好奇心,還會讓這一群體無法正確認知其真實危害。從這一角度出發,電子煙產業無序發展只會對年輕人身體健康不利,應當將其視同普通煙草,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才是對未成年人的有效保護。
世界衛生組織在《新型和新興煙草制品提出的挑戰及其分類》中提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所有條款及其實施準則均可適用于新型煙草制品,甚至還可將其擴大適用于使用這些產品所需的裝置。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說:“尼古丁高度致癮。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電子煙產品)是有害的,必須更好地管制。在沒有禁止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的地方,政府應采取適當政策,保護其人口免受此類系統的危害,并防止兒童、青少年和其他弱勢群體開始使用這種系統”。電子煙危害健康已成為全世界的共識。
5月3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第35個“世界無煙日”,中國一直在朝著這一目標努力,尤其在電子煙監管方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電子煙沒有相關國家標準,制作工藝、質量標準等一直無法可依。但是從今年5月1日起,《電子煙管理辦法》正式施行,《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也將于10月實施。
《電子煙管理辦法》明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品,明確禁止銷售除煙草味外的口味電子煙,大大降低了對未成年人的吸引力。與傳統卷煙管理一致的是,電子煙經營者同樣需要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普通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專門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電子煙產品銷售網點。從根本上保護未成年人遠離電子煙。
《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后,從事電子煙、霧化物等生產經營活動,應當依法向其住所所在地的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許可證辦理窗口,或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政務服務行政許可網上辦理平臺,提出申請領取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取得許可證的企業,應當經煙草專賣行政主管批準,變更許可范圍后方可從事電子煙產品批發業務。電子煙國家標準的發布,意味著電子煙的全產業鏈將采用同一標準,電子煙工廠,霧化物、煙堿生產方和零售戶都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質量被有效監管把控,成年電子煙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得到有效保障。
保護未成年人遠離電子煙,保障成年電子煙用戶權益,正是電子煙新規實施的根本目標。隨著電子煙新規逐步落地實施,監管持續加強,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防線將越筑越牢。
遠離電子煙,守護未成年人,從今天開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