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奧馳亞集團(Altria)發布2022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報告中提到關于Juul電子煙的信息,截至2022年9月,奧馳亞下調對Juul的預估公允價值至4.5億美元。奧馳亞曾在2018年12月以380億美元的估值對Juul投資128億美元,獲取后者35%的股權。
Juul曾被稱為電子煙界的“蘋果”,用三年的時間實現估值從0到380億美元,又用三年的時間從380億美元跌到如今4.5億美元,斷崖式下跌98.8%。從寂寂無名到攀上高峰,一時風光無兩,接著又跌入低谷,不禁令人唏噓。這家曾經的創業神話公司,今年依舊風波不斷。
產品在全美被禁 官司纏身支付巨額和解金
今年6月,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對Juul的營銷拒絕令,宣布全面禁止Juul電子煙,稱因其缺乏數據和證據來評估其潛在的健康風險,該公司須在全美國停止銷售其全部電子煙產品。此前,FDA已經禁止Juul銷售所有甜味和水果味的煙彈。禁令發布后Juul向聯邦上訴法院提出上訴,該法院之后批準Juul暫時停止執行,禁令暫時延期。
近年,Juul因針對年輕消費者進行營銷,被美國33個州控訴其對未成年人營銷電子煙。今年9月終于達成和解,簽署協議,Juul同意支付約4.385億美元,與三十多個州和解。和解條款內還包括對其產品營銷方式限制的條件,才使原告愿意達成和解。12月上旬Juul電子煙公司又同意再支付12億美元,以解決美國當地學區、地方政府和個人提起的5000多起訴訟。和解金額累計支付約17億美元。Juul負責人稱,他們已經調整目標,放眼未來,致力于研發成年人使用的電子煙,同時避免未成年人接觸電子煙產品。
瀕臨破產斷尾求生 被最大投資人放棄
在被FDA發布營銷拒絕令后,Juul一度瀕臨破產。10月,Juul開始準備破產清算,媒體消息稱其產品是否可以留在美國市場,存在巨大風險和爭議,Juul如果不能扭轉禁令,預計很快開始與貸款人討論融資問題,這將使得Juul進入潛在申請破產保護的程序。但是最終Juul得到了兩位早期投資者凱悅酒店(Hyatt Hotels)繼承人Nick Pritzker和加州投資者Riaz Valani的融資,避免了破產命運,但是需要裁員400人,算是壁虎斷尾,絕境求生。
10月,其最大投資人奧馳亞宣布終止與Juul的競業禁止協議,即奧馳亞可以自己單獨經營電子煙或與其他電子煙公司合作。顯然,奧馳亞對Juul的前景已經不抱任何希望,開始尋找其它可以合作的電子煙公司。奧馳亞曾經對Juul投資128億美元獲取35%的股權,也是二十年幾來美國創業公司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
美國市占率持續下降 龍頭地位被Vuse取代
11月初,尼爾森發布最新數據分析涵蓋截至11月5日的四個星期,稱英美煙草旗下公司的Vuse電子煙在月度和年度比較中繼續擴大其對Juul的全美市場份額領先優勢。Vuse美國市場份額從上升至40.4%,而Juul則下降至27.6%。而在其高峰期的2019年5月,Juul占據著美國74.6%的市場份額,是絕對的龍頭。
去年10月FDA就授權英美煙草旗下Vuse三款電子煙產品通過PMTA(煙草產品上市前申請)授權,今年5月又有接連兩款產品獲授權,該授權使Vuse的市場份額持續飆升。從2020年開始,Vuse市場份額從23%一路攀升至40%。受該產品的影響,英美煙草新型煙草板塊業績持續攀升,其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新型煙草產品總營收增幅達45.4%,其中Vuse的銷售額增幅達到55.2%。顯然,Vuse已經取代Juul成為美國最大的電子煙品牌。
創業故事曾備受追捧
Juul的創業故事曾經也備受美國年輕人推崇。兩位創始人James Monsees和Adam Bowen2004年都在斯坦福大學讀研究生。抽煙作為兩個人共同的愛好也引發了雙方的研究興趣,他們認為“煙草行業是一個創新率不高但市場規模極其龐大的行業”,那么這個行業有沒有改變的機會?于是2007年,兩人注冊成立了Ploom公司。
2015年把公司更名為Pax Labs,2017年Juul Labs從PAX Labs分離出來成為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到了2018年9月,Juul已占據美國電子煙市場72%的市場份額,當年銷售額達到20億美元。隨之而來的是Juul估值也飆升,在2018年7月Juul的估值才160億美元,三個月之后就翻了一番達到380億美元。Juul獲得巨大成功,2位創始人一度躋身億萬富翁行列,Juul也一度被稱為電子煙界的“蘋果”。
極速發展與衰落的原因
那當初是什么讓Juul迅速發展的呢?答案就是它抓住了年輕人。在發展階段,這家公司將大部分的營銷預算投到了廣告上。在各種營銷發布會上,社交媒體上,比如Instagram,油管上大量曝光吸引年輕人。通過年輕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即網紅)來宣傳電子煙。Juul產品造型像一個修長的U盤,很新潮時尚,這也引起了年輕人的興趣。Juul無論是營銷還是渠道,都指向了年輕人,這其中也包含很大的群體就是未成年學生,尤其是初中生和高中生。
而讓這家巨頭走向衰落的,也正是它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以Juul為代表的電子煙產品讓美國未成年電子煙使用率迅速上升,根據美國藥物濫用局的數據,2017年有超過28%的高三學生在近一年中曾吸過電子煙,到2018年這一數據增長到37%。2019年下半年,美國爆發一種奇怪的“電子煙肺炎”,美國社會輿論對Juul的抨擊達到了頂峰。由于此前針對年輕人做的一系列營銷活動,美國多個地方政府對Juul提起了數千起訴訟。Juul由此走下神壇。
從行業巨頭到監管毒瘤,Juul的發展軌跡就像是過山車。當下,Juul還在掙扎中求生,禁令,調查,訴訟,裁員,噩夢一個接一個。美國FDA對Juul的禁令暫時推遲,還在做進一步研究,將來結果如何恐怕會直接決定Juul的存亡命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