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近期國內外電子煙行業的共同點是什么,那無疑是四個字:監管加強。
國內:
查獲非法電子煙案報道刷屏
行業洗牌成共識
首先來看國內,很顯然,近期打擊假冒、無證生產電子煙、非法生產調味電子煙的案例報道比以往更多。
打擊非法電子煙,是監管部門保護合法電子煙從業者利益的必備手段。正如證券時報所說:“更改電子煙口味為煙草味是為了在口味上拉到真煙的水平,減少抽煙者數量;對電子煙收消費稅向傳統煙草看齊,增加政府稅源。客觀來看,新規嚴重削弱了國標煙的競爭力,監管者需要用強有力的措施,來保護從業者的利益。”
打擊非法電子煙也確實起到了一定效果。有行業人士反饋,相比年前,無證工廠的高風險性迫使海外客戶優先考慮有證工廠,當下有證工廠開始可以接到更多的訂單。
目前,“國內電子煙產業格局正在洗牌”已成為行業共識,這個洗牌不僅僅是針對下游消費市場,還有上游的工廠。對于產業鏈來說,當下主要面臨兩個問題:
一是國標產品的技術、消費群體相當于從零開始。大量的電子煙工廠放棄國內生產資質,專注國外訂單,這反而給國內市場留出“真空期”。所以,在未來,有技術研發、有國內生產資質的工廠會占據先天優勢,誰搶先一步開發出好的國標產品,以及抓到對應的消費群體,誰就更有希望成為國內頭部。
二是工廠配額問題。很多人認為限定配額會導致一部分工廠倒閉,比如生產數量達不到配額以至于第二年拿不到許可證,這是有可能的,并且概率還不小。但也有行業人士持樂觀意見,因為雖然配額限定,但如果拿到大訂單,是可以申請擴張產能的,就是申請流程可能繁瑣了點,如果監管部門能考慮到這點并簡化優化,想必很多工廠會活得更好,尤其是做出口的工廠。
國外:
一次性電子煙的監管備受關注
環保問題不容小覷
而國外部分,主要是對一次性電子煙的監管關注度更高,比如英國議員提出禁止一次性電子煙的法案、美國個別州提議一次性電子煙產品執行法案等,盡管這些法案不一定能通過并落地執行,但有關注就會有相關動作,落地執行只是時間問題。
海外一次性電子煙這塊,除了監管這塊,還有個環保性的問題。雖然現在主要是歐洲市場在談“一次性電子煙不環保”,但隨著一次性電子煙市場的持續增長,未來一次性電子煙環保問題會是全球性的。
對應的,環保一次性電子煙已經有企業在布局,比如思摩爾、卓力能,方案主要是采用可降解的外殼、整體設計更便于回收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