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中醫傳承,盡在一呼一吸之間?!痹诓荼眷F化器品牌“蔚公子”的代理招募宣傳中,中醫藥似乎被提上了“戰略高度”。
而除蔚公子外,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日前,還有著包括“來兮”、“蔚多”、“禧呼”、“之奢”在內的一批主打草本霧化的新品牌正活躍于市場,它們宣稱旗下產品“零尼古丁”、“以中藥霧化”,功效上可實現“草本潤嗓”、“調理肺部”等,并在社交媒體和電商平臺上,以“口味百變”等為賣點招徠顧客、以“0成本創業”為亮點吸引著代理商。
其中,部分品牌將渠道拓展至線下,開出專賣店。據來兮生物科技官方公眾號5月19日發布的動態顯示,其位于上海地區的第一家專營店即將開業。同時,其宣稱來兮中藥霧化器產品已在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廣東等多個省份地區銷售。
勢頭看上去似乎一片大好。那么,草本霧化行業是一個新的風口嗎?電子煙行業專家陳中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不是新的風口,只是死灰復燃?!霸陔娮訜煴O管之前,就存在很多草本霧化概念的公司,但在監管生效以后,這類公司出于風險控制,很多轉型或停止業務?!?/p>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仔細對比此類草本霧化器產品后,有網友感嘆:“這類產品簡直和電子煙一模一樣。從外觀造型,到工作原理,唯一的差異在于可替換彈中的草本液成分有差異。”
而據了解,對于電子煙市場,自2021年以來,我國相繼發布并完善了電子煙相關國標和管理方法,并在去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電子煙》國家標準,水果味全面禁售。至此,從無序爆發到有序發展,通過近十年來的多輪優勝劣汰后,行業才逐漸走向正軌。
那么,這類近兩年興起的中藥霧化產品究竟是否也屬于電子煙大類?又應該受到怎樣的監管呢?針對這類問題,北青報也曾在此前的報道中指出,在一些社交媒體平臺上銷售的所謂“草本霧化器”依靠“中藥霧化植物萃取”吸引消費者。雖然這些產品的銷售者在推廣中反復強調這些產品不是電子煙,而是“霧化潤喉瓶”“霧化口香糖”甚至“草本戒煙棒”等等,但是由于商品外形和使用方式過于與電子煙類似,因此仍遭到不少網友的質疑。
對此,有消費者向藍鯨財經記者反映,曾有微商賣家向其表示,所有產品均不含尼古丁,因此不在《電子煙管理辦法》的管控范圍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子煙業內人士指出,《電子煙》國家標準已明確規定,電子煙是“用于產生氣溶膠供人抽吸等的電子傳送系統”,將不含煙堿(即尼古丁)的電子煙納入電子煙定義范圍。這些打著“0尼古丁”和“中藥霧化”的產品,顯然是違反了《電子煙》國家標準的非法產品。“這有點類似于前幾年風靡過的‘茶煙’,雖然宣稱不含煙草成分,甚至中藥養生,最終被認定為非法制品并查處?!?/p>
圖片來源:國家煙草專賣局官網
與此同時,記者在國家煙草專賣局官方發布的“《電子煙管理辦法》和《電子煙》國家標準等有關問題解答”中了解到,鑒于水果、食品、飲料等調味電子煙和無煙堿電子煙對未成年人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容易誘導未成年人吸食,標準明確規定不應使產品特征風味呈現除煙草外的其他風味,并明確要求“霧化物應含有煙堿”,即不含煙堿的電子煙產品不得進入市場銷售。
陳中指出,根據電子煙國標,不含尼古丁的類電子煙形態的產品是明確國內禁售的,無論是否有醫療器械資質,都落入零尼電子霧化監管范疇,應屬于禁售。
“據我了解,目前有多個地方煙草局已經對此類產品進行了執法,明確告訴店主屬于非法產品,不得在國內銷售?!倍谒磥?#xff0c;之所以還有一些地方出現部分產品流通,可能和地方執法沒跟上有關。“目前執法重點是對水果味等非法電子煙的清除,存在一個輕重緩急的問題,但店主應該清楚認識到,只有國標電子煙才能合法銷售,其余經營有風險。”
不過,目前此類產品已然流通于市場,談及對此的監管,艾媒咨詢集團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也強調,有幾個地方需要注意:“首先(在我們的觀察中)草本霧化品牌對其產品在保健、調理方面的宣傳較為強調,這種標榜治療和功效的說法,可能涉嫌違反了廣告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其次,對于此類產品的安全標準和質量標準,目前還沒有看到明確來自國家相關檢測部門的證明或意見,所以對于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保證不確定;最后在產品的宣傳和教育方面,(目前來看)很容易讓消費者會跟電子煙結合起來,因此在市場流通時,還需額外注意受眾群體以及避免未成年購買等?!?/p>
整體而言,從政策監管到市場經營,流通中的草本霧化產品的合規性及品質把控,都需要得到權威部門來佐證?!斑@種產品也算是擊中了當前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的關注心態,但其前景如何還有待考量,消費者和代理商需要冷靜觀察?!睆堃闳缡钦f。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