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報道,電子煙公司從中國向美國進口了價值數億美元的一次性產品,而沒有繳納稅收和進口關稅。
上周,美國當局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沒收了140萬支未經授權的一次性電子煙產品,估計零售價值超過1800萬美元。這些產品被誤認為是玩具、鞋子和其他物品。
記錄顯示,一次性電子煙的制造商經常將他們的貨物誤標為電池充電器、手電筒和其他物品。批評人士指責監管不力。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官員埃里克·林德布洛姆(Eric Lindblom)說:“監管一次性用品的措施一直非常薄弱,這使得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據悉,深圳美奇的母公司Heaven 's Gifts此前曾介紹過如何幫助客戶逃避進口費用和稅收。美奇生產受歡迎的Elf Bar和EB品牌。
此外,該公司的網站宣傳了“謹慎”的運輸方式,比如在電子煙貨物上貼錯標簽,并宣稱產品價值很低。
另一個策略似乎是通過空運而不是海運運輸電子煙。航空公司不需要像海運公司那樣披露貨物的詳細信息。
美國煙草公司抱怨說,他們的電子煙產品無法與這種價格較低的一次性電子煙競爭。奧馳亞集團(Altria Group)和雷諾煙草(Reynolds)最近分別在加州和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對一次性電子煙進口商提起訴訟。
去年中國禁止電子煙口味前不久,調味一次性電子煙開始涌入美國。根據中國電子商會的數據,中國的電子煙制造業生產了全球最大的電子煙,價值約為280億美元,美國占中國電子煙出口的近60%。
當局鼓勵這些出口,同時限制該國國內的電子煙業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