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報于12月27日報道,近年中國臺灣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卻在逐年上升,從2019年的2.5%,上升至2021年的3.9%,增長率超過50%。
中國臺灣“健康署”煙害防治組長羅素英表示,盡管青少年的煙草使用率呈下降趨勢,但青少年電子煙的使用率卻在不斷上升。公開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國中生電子煙使用率從2.5%上升至3.9%,高中生電子煙使用率從5.6%上升至8.8%。
根據“健康署”統計,中國臺灣12歲以下的青少年已有6.7%的人曾經吸過煙。這意味著在每15位青少年中就有一位曾吸過煙。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臺灣“健康署”與“農業部教育行政與監察組本地教育署”(以下簡稱教育署)共同研發出了用于國小高年級的“煙害防治教材”。“教育署”組長葉信村表示,新的教材內容多樣,包括桌游,梗圖等活潑的方式,旨在提供給一線教師充足的教材以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學,目前已在全中國臺灣的2626所小學推廣。
“健康署”主任秘書王怡人表示,大多數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易導致成癮。尼古丁會影響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大腦發育,并在大腦前額葉皮層造成神經毒性作用,干擾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執行功能與抑制控制力量,并導致對尼古丁產生更高的依賴性。
羅素英還引用國外研究結果指出,學生使用電子煙后,會使得患有氣喘的概率上升2.36倍,還會導致學生曠課率上升,甚至可能會淪為持續吸煙者。
另一方面,中國臺灣“健康署”統計數據顯示,從2022年3月新的煙害防治法實施后,對全臺365家電子煙或加熱煙商家的查處工作也顯著加強,截至12月6日,共計監測或稽查近2萬起案件,其中涉及電子煙、加熱煙銷售的違法疑似案件有2554件,已經開出處罰單計425件,總罰款金額達2539萬元新臺幣(約人民幣578萬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