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電子煙在全球范圍內經歷了爆發式增長,也在政策博弈、市場亂象、技術迭代中不斷起伏。而就在近期,中國擬成立全國電子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消息,悄然釋放出一個值得全球電子煙產業界深思的信號:
世界最大電子煙制造國,正從“制造者”轉向“標準規則制定者”。
標準,是決定全球格局的“看不見的手”
如果說專利和品牌是企業的護城河,那么標準就是國家競爭的底層操作系統。
回看國際電子煙格局:
美國、歐盟各自有監管框架,但標準不統一;
新興市場如東南亞、中東普遍缺乏體系支撐;
而中國,承載了全球超過90%的電子煙產能和出口量。
長期以來,中國電子煙企業在“做代工、拼價格”,而歐美市場卻在“定規則、控通道”。這導致了一個悖論:中國產品走遍世界,卻在國際標準制定中話語權極低。
如今,隨著國家層面設立專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這一局面將被改寫。
從制造到標準,中國電子煙的全球地位在重構
此次“全國電子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設立,背后至少蘊含三重深意:
1. 建立“標準護欄”,讓行業在安全中奔跑
標準化意味著準入門檻、安全底線、品質共識——這是行業“擺脫野蠻生長”的真正起點。
2. 推動“中國產品”向“全球標準”進化
委員會將與國際組織(如ISO)對應工作,有望使中國標準成為國際規則的來源之一。
3. 增強對海外市場的合規輸出能力
標準統一后,中國電子煙企業的出口合規流程將更順暢,甚至有可能反哺國際市場形成新的認知和信任,改變現在出口的被動局面。
對全球產業格局有何影響?
?一是重塑供應鏈生態
中國作為電子煙產業鏈的核心,從原材料到代工制造的全面標準升級,勢必帶動全球合作伙伴跟標提質。
?二是倒逼全球企業“良幣競爭”
當產品必須過“標準關”,低價劣質將逐步出清,全球競爭將更集中于技術、品質、服務本質。
?三是為新興市場提供監管樣板
大量中小國家苦于缺乏標準和檢測體系。中國標準體系一旦成型,可直接輸出為監管藍本,提升中國在產業治理上的國際影響力。
寫在最后:真正有未來的產業,最終都要回歸“標準秩序”
標準,不是限制創新,而是為高質量創新掃清劣質噪音。
標準,不是行政工具,而是產業進化的“操作系統”。
中國電子煙正處于拐點,
此刻設立標準化委員會,既是一次深層的“產業自律升級”,更是面向全球市場的一次莊嚴宣告:
我們不僅要做好產品,更要做出規則。
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價格之爭,而是誰能寫進全球標準、誰能代表行業共識。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