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多個國家對電子煙監管政策的不斷收緊,一場圍繞“年輕消費群體”的產品與文化博弈,正在世界各地悄然展開。Z世代(即1995至2010年出生的一代人)正在成為電子煙品牌最為關注的核心用戶群體之一。
他們代表著未來的主流消費力量,也是最容易被引導、也最善于反引導的群體。理解他們的行為邏輯,意味著理解電子煙在下一個周期的產品走向。
1、全球監管加速,“監管夾縫”中的年輕吸引力之爭
在過去兩年中,電子煙行業正經歷一場全球范圍內的“合規重構”,多個國家開始密集出臺政策,以限制電子煙,尤其是一次性電子煙對青少年影響:
歐洲:趨嚴控味道,呼吁可持續
? 歐盟已建議全面禁止一次性電子煙(如英國2025年已正式執行)。
? 多國計劃限制調味產品,防止吸引青少年。
? 同時鼓勵可重復使用、可回收型產品,強化環保責任。
俄羅斯:立法打擊“新型成癮”,全面禁止在議程中
? 正在推動全面禁止電子煙銷售。
? 議會支持政府主導的“全面取締新型煙草”的草案。
馬來西亞:法規趨嚴,稅收跟進
? 推出“生成電子煙法案”,加強尼古丁濃度和銷售監管。
? 非法市場活躍,但政府開始嚴查未授權產品。
印尼:尼古丁稅、許可證強化
? 國家對電子煙收稅已正式實施。
? 市場空間大,但地方政府對非法渠道逐漸打擊,強制要求注冊與標簽規范。
美國:風味禁令持續,FDA查處嚴格
? 多州禁止調味電子煙(尤其是果味、糖果味)。
? FDA對未獲授權產品進行大規模扣押與市場封禁。
? 鼓勵醫用替代型、成人專用的合規產品發展。
中東地區:允許合規銷售,但審美趨向“低調+高級”
? 阿聯酋、沙特等國家開放注冊合規市場,但要求產品風格不過于青少年化。
? 逐漸淘汰外觀炫酷、色彩艷麗的一次性電子煙產品。
2、在監管與偏好之間,Z世代如何看待電子煙?
Z世代被認為是“數字原住民”,也是反對過度控制的一代。他們既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又在意“文化歸屬”“可視化審美”“自我選擇權”。他們對電子煙的期待,其實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關鍵詞:
? 便捷感:即買即用的懶人體驗
他們不愛復雜流程,偏愛一次性、無感操作、無需注油的產品。
? 身份表達:比吸煙更像個性標簽
Z世代并不只是為了“抽煙”,而是通過包裝、口味、甚至品牌的審美語言,來彰顯“我是誰”。
? 顏值主義:包裝好看,才愿意出街
色彩設計、包裝潮流感、口味創意,仍是他們選擇的首因,但這也正是目前被多國監管認為“誘導青少年”的焦點。
? 道德焦慮:環保意識正在覺醒
這屆年輕人對環保其實并不麻木,一次性產品的“丟棄焦慮”越來越顯現。他們更傾向于支持那些宣稱可回收、環保認證的品牌。
? 輕成癮、輕負擔:要上頭,但別上癮
他們希望享受尼古丁帶來的提神體驗,但又不想陷入傳統香煙那樣的高度依賴與恥感。
3、面向Z世代,什么樣的電子煙才是
“下一代產品”?
“半一次性”結構產品
? 保留一次性的便捷,但引入可替換煙彈或可回收部分。
? 在政策“即棄產品將被淘汰”的大背景下,這是短期內理性過渡產品形態。
“低尼古丁+非尼古丁口味”雙版本策略
? 在監管高壓區域(如英國、美國)可推0尼或2%以下版本;
? 在中東或印尼,可靈活設定尼古丁梯度,但必須產品信息透明。
“環保聲明+碳足跡披露”設計
? 用PLA等生物可降解材質、紙盒包裝,或設置回收機制。
? 明確披露每只煙的碳排放/環保評分,打動有環保焦慮的Z世代。
“文化聯名”或“微品牌孵化”
? 例如推出“城市限定版”“音樂人合作版”“亞文化潮流版”等定制產品;
? 將電子煙品牌從功能導向,過渡到情緒價值主導。
支持社交場景的“智能化”體驗
? 打造藍牙配對款、小程序追蹤抽吸頻率/成癮風險提醒功能;
? 吸引自我健康管理傾向強的Z世代人群。
Z世代不是“電子煙成癮者”,而是“體驗型選擇者”
真正理解Z世代的電子煙偏好,并不是將他們視為“盲目追風的青年消費者”,而應理解為在一個被焦慮與控制包圍的時代中,對“自由、風格和微小掌控感”的主動追求。
他們并不排斥監管,甚至歡迎更健康、更透明、更有責任感的產品。
電子煙的未來,不僅取決于政策的尺度,也取決于品牌是否真正理解了Z世代的復雜心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