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永嘉“12?03”生產銷售偽劣電子煙案查獲的電子煙生產機器、偽劣電子煙煙彈等。汪源源攝
涉案金額1億元,查處電子煙生產、倉儲窩點17處,查扣運輸車輛8輛、電子煙生產機器15臺,查獲各類霧化物454公斤、偽劣電子煙煙彈93個品種30.43萬個、一次性電子煙1.3萬個……
日前,浙江省溫州市煙草專賣局、永嘉縣煙草專賣局聯合當地公安部門,對藏身于江西的偽劣電子煙生產團伙和分布在廣東、江蘇、四川、湖南、湖北等多個省份的銷售團伙進行精準打擊,成功偵破溫州、永嘉“12?03”生產銷售偽劣電子煙案件,有力震懾了涉電子煙違法犯罪行為。
一次“跑腿”,挖到一條新線索
近年來,隨著電子煙需求不斷增加,一些不法分子趁機生產、銷售偽劣電子煙,擾亂了市場秩序,對消費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在此背景下,溫州市局、永嘉縣局持續加大電子煙監管力度,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線索。“12·03”案件,正是源于一個不起眼的小線索。
時間回到2024年7月的一天。下班后,永嘉縣局專賣稽查員老周叫了個“跑腿”訂單,前來送貨的是個熟悉面孔。
“大哥,又是你的訂單啊!今天真是太巧了,我一天內竟然遇到了兩個老客戶,剛才跑的一個電子煙訂單也是熟人。”
聽到這話,老周立刻追問:“電子煙?什么品牌的電子煙?”
“我只知道是電子煙,牌子沒見過,我都接了好幾單了。”
老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繼續問了幾個問題后,默默在心中記下了這條線索。
這一線索引起永嘉縣局的高度重視,專賣人員立即對掌握的信息進行研判,并最終將偵辦重點聚焦到轄區一家電子煙店。
經過近5個月的詳細排摸,2024年12月3日,永嘉縣局成功在該店查獲偽劣電子煙產品2826個,實物金額10萬余元。
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永嘉縣局并未止步于此。在案件經營過程中,永嘉縣局專賣執法人員敏銳發現這條線索后面可能隱藏著一張更大的網絡。
追根溯源,拉出一張產銷網
今年1月,在永嘉縣公安局大力支持下,由永嘉公安、煙草部門組成的“12·03”聯合專案組正式成立,合力對這起生產、銷售偽劣電子煙案件展開系統偵查。
依托聯合辦案機制,專案組對現有線索進行擴線排查。鑒于案情復雜且案件價值大,溫州市局專賣稽查支隊共同展開案件偵查。
經過調查,辦案人員注意到,涉案店鋪的快遞包裹寄送時間及面單張貼位置有一定的規律性,但收件、寄件人的信息存在一些造假痕跡。
“物流方面,警惕性高、反偵查意識強,而且這些電子煙的包裝雖然粗糙,但口味齊全,根據現有信息,我們基本可以斷定背后有一條成熟的制假鏈條。”在專案組會議上,專案組組長分析道。
抽絲剝繭,追根溯源。專案組以涉案零售店為中心,摸排轄區內各個銷售點的位置,并跟進銷售、物流等數據,進一步追蹤偽劣電子煙的來源。
第一份追蹤報告顯示,此案中所有偽劣電子煙均來自廣東東莞。
“馬上去東莞!”辦案人員立即行動。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他們24小時輪班蹲守、秘密摸排,精準掌握了嫌疑人的行車軌跡、倉庫位置及活動規律。
以此為起點,專案組陸續在江蘇、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實現了多重突破。
隨著對中間批發環節相關信息的精準掌控,辦案人員將下一步打擊目標指向位于江西某工業園區的生產窩點。至此,這起涉及生產、運輸、倉儲、批發、銷售等全鏈條的偽劣電子煙網絡逐漸清晰。
五輪收網,摧毀違法產業鏈
偵辦取得突破性進展后,專案組經過多次開會研討,決定分批次實施布控、進行抓捕。
對江西的生產窩點,專案組更是慎之又慎。該窩點位于城鄉接合部,周圍環境復雜。經過深入研判,辦案人員進一步摸清團伙成員的活動軌跡、貨物運輸規律以及窩點分布情況,仔細梳理出這一涉案團伙的組織架構。
從負責原材料采購的上線供應商,到組織生產的工廠負責人,再到分管倉儲運輸的中層骨干,最后是遍布各地的線下銷售代理,一條層級分明、分工明確的違法鏈條被“拉出水面”。
今年3月26日深夜,辦案人員對生產窩點進行突襲。沖入生產車間時,辦案人員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臟亂簡陋的廠房里,數十名工人緊張地忙碌著,地上散落著各種包裝材料和未經處理的霧化物,幾臺機器正在運轉,偽劣電子煙煙彈就是從這里生產出來的。
此次收網行動成功摧毀了這個核心生產窩點,現場抓獲涉案嫌疑人25人,查扣系列生產機器15臺,各類偽劣電子煙煙彈5.7萬個,各種口味煙油454公斤。
經過前三輪收網,該案犯罪團伙的主要生產和倉儲環節被摧毀。在此基礎上,辦案人員再接再厲,與多地警方密切協作,橫跨九省抓捕涉案嫌疑人。
該案累計出動公安、煙草執法人員五輪共130余人次,對這起偽劣電子煙案件的生產、運輸、倉儲、批發、銷售等各環節進行了全鏈條打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