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大樓舊影
在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中,有不少企業是兄弟聯手共同經營的。如廣東中山郭樂、郭順兄弟在上海創辦的永安公司,蔡興、蔡昌兄弟在上海創辦的大新公司。
這一時期兄弟公司的興起,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工業在創建之初因資金不足,需要不斷整合和充實力量的狀況,同時也反映出當時僑資企業中家族經營方式的特征。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由簡照南、簡玉階兄弟二人在上海創辦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提到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許多上了年紀的上海人還會記得這家規格較大、歷史悠久的公司。說到歷史悠久,主要是由于該公司成立于20世紀初,歷經不同時期,長達半個世紀,這在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中是不多見的。
簡照南,1870年生,廣東南海人,17歲時隨叔父簡銘石去香港經商,后在日本神戶自設東盛泰商號。簡玉階系簡照南的弟弟,比哥哥小5歲,1893年隨兄去日本學習經商,經過幾年艱苦創業,事業有所發展。
20世紀初,面對洋貨對中國市場的沖擊,簡氏兄弟萌發了“實業救國”的思想。
1905年兄弟二人籌集資金,在友人的幫助下,于香港創辦了廣東南洋煙草公司,但3年后即虧本歇業。在困難面前,兄弟二人并沒有退縮。在簡銘石的全力支持下,公司在拍賣整理后,于1909年改名為廣東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繼續營業。兄弟二人分任總、副經理。改組后的南洋煙草公司,簡家居絕大多數股份,其中簡照南、簡玉階兄弟占47%,另一兄弟簡孔昭占47%。
辛亥革命后,華僑愛國心大受鼓舞,國貨暢銷。兄弟二人抓住時機,致力于推廣中國貨,新產品暢銷華南及南洋各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公司業務得到迅速發展。1916年在上海設立分廠,每年盈利均高達百萬元。1918年改上海廠為總廠,香港廠為分廠,工人萬余名。
1919年8月,為對付英美煙草公司的壓迫,簡氏兄弟登報招股,將公司再次擴大改組,于上海、香港兩地共設5廠,同時開辦錫紙廠,并在煙葉產地設收購處、焙葉場。簡照南任公司總經理,簡氏家庭仍占股份的60%以上。在隨后的幾年里,公司年年盈利。
1923年兄病逝后,簡玉階繼任總經理。1925年公司再度擴大,在浦東、漢口設新分廠。從1927年開始,由于中外卷煙業競爭加劇,民族資本得不到保護,再加上內部管理不善,家族矛盾凸顯,公司連年虧損。到抗戰前,企業已瀕于奄奄一息的境地。
1937年宋子文集團借機控制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并取得公司半數股權。簡玉階任董事和設計委員,實際處于閑職地位。之后的12年,公司一直為官僚集團把持和控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簡玉階作為全國工商界代表出席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企業公私合營后,他任副董事長。先后任第一、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于1957年病故。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從1905年的創建到新中國成立后公私合營,其發展經歷了曲折的歷程,是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縮影。而簡氏兄弟以國貨為號召,發展中國民族工業,確也體現了愛國華僑勵精圖治振興民族工業之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