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煙,簡單的小物件,一旦點燃,被吸入,它就真正地擁有了生命,撩撥著吸煙者的嗅覺、觸覺、味覺、視覺甚至聽覺,直至靈感被激發出來。對此,最好不相見,便可不相知;最好不相戀,便可不相思。
一縷煙味,讓我們多了一個看世界的角度。
1、“多抽兩根煙”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揭曉,河南籍作家李佩甫的《生命冊》獲獎。當李佩甫得知這一喜訊時,正在一如既往地寫作。作為慶賀,李先生坦言道:“多抽了兩根煙,中午吃了一碗燴面”。
在此四年前,河南籍作家劉震云憑借《一句頂一萬句》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當時得知這一喜訊的劉震云正在菜市場買菜,“正琢磨著中午是吃西紅柿雞蛋面,還是吃茄子打鹵面”。當確切得知獲得獎金50萬元時,劉震云買了價錢更貴的西紅柿。
2、“文章無根,全憑煙熏”
賈平凹在寫作時,房間一定要干凈,不允許有人,然后把窗子關得嚴嚴實實的,再抽煙,紙是一張一張地揭,煙是一根一根地抽。
“文章無根,全憑煙熏。每一部作品品都可以說是煙熏出來的。我是吃過四十年的煙啊,加起來可能是燒了個麥草垛。上古人要保存火種,保存火種是部落里最可信賴者,如果吃煙是保存火種的另一種形式,那我就是有責任心的人么。現在我是老了,人老多回憶往事,而往事如行車的路邊樹,樹是閃過去了,但樹還在,它需在煙的彌漫中才依稀可見呀。”
對于吃煙的理由,他說, “我屬相上為龍,云要從龍,才吃煙吞吐煙霧要做云的。”
3、“文物像雪茄,文學像香煙”
收藏家馬未都,往時以文學為事業,發表過小說《今夜月兒圓》。
“文物就像雪茄,文學就像香煙。吸了雪茄之后就覺得香煙沒味。所以,一旦喜歡上文物,很難再繼續鐘情于文學。”馬未都如此解釋自己從文學到文物的興趣轉變。
事實上,馬先生的文章有古風,一石一木皆學問,一喜一嗔究根源,貌似信手拈來,卻是珠璣滿腹、機趣縱橫。其文簡潔、暢達、自由、親切,物我兼具,有返璞歸真之美。
4、“快活得一塌糊涂”
畫家朱新建言到:“下臭棋,讀破書,瞎寫詩,亂畫畫,拼命抽香煙,死活不起床,快活得一塌糊涂。”
快活是一種感覺,能把這種感覺說出來就又是一種快活。
5、“俗神”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神仙尚需香火繚繞,我輩俗人豈能不煙熏?
猛納一口,煙火明滅。淺喘一喉,七竅通神。兩指拿捏,盡在掌握。瞇眼疏眉,吞天吐地,滿袖紫氣扶搖而起,通天達地,不是神仙勝似仙!
煙燃一笑,紫氣東來,成就一個“俗神”!
6、亮在明處
高建群是個一等煙客。
他一手揮毫,一手夾煙,煙燙到指頭才一哆嗦丟開……
明明煙盒上印著“吸煙有害健康”,為什么這些英雄好漢們都如此赴湯蹈火,不管不顧呢?大概,除了寫作的需要之外,大家愛的就是這種把危害亮在明處的真誠。
7、生命燃燒的痕跡
路遙的小屋,大書架上沒有一本書,而是一層層、一排排的香煙盒子。
他說,“煙是好東西,抽完煙也不扔掉煙盒,擺著看著,是一種留戀”。
煙、茶水、燈光,和一摞摞寫完與沒寫的稿紙,伴著一個健壯的中年男人。他喘息著,呼呼地作響,像一頭在紙上的牛,正呼呼哧哧地曳犁,翻卷的泥土一畦畦留在身后。餓了,向誰家要個饃,討根蔥,饑腸便安妥了。
飯可以湊合著吃,但煙路遙絕不湊合著抽。每次寫作之前,先要接連抽三、五支,理清思緒,待正式進入寫作狀態,則是一支接一支地抽,團團青煙如天上行云,行行文字似小河流水。有時,寫作緊張,他既使顧不上抽煙,手里也要夾一支燃燒的煙卷。
有人說,路遙垮了身子是抽煙得的,他抽得太厲害。路遙說,“我如果得的是肺病,是抽煙的過錯,肝病似乎與抽煙沒直接聯系。那你說,不抽煙的人也得肺病肝病癌癥,毛澤東鄧小平抽煙也是高壽,世界上的道理講不清”。
一輩子嗜煙如命,那是生命燃燒的痕跡。
8、內行
抽煙,汪曾祺是個內行。
打開煙盒,抽出一枝,用手指摸一摸,即可知道工藝水平如何。要松緊合度,即不是緊得吸不到,也不是松得跺一跺就空了半截。沒有挺硬的煙梗,抽起來不會“放炮”,濺出火星,燒破衣褲。放在鼻子底下聞一聞,就知道是任何香型。若是烤煙型,即應有微甜略酸的自然煙香。最重要的當然是入口、經喉、進肺的感覺。
抽煙,一要過癮,二要懂行。
9、“這是我的筆記本”
陳忠實有“五大嗜好”傳為美談:飲西鳳,抽雪茄,聽秦腔,喝陜茶,下象棋。
多年來,他只抽雪茄煙,而且配著特制的方形盒子。在他煙盒的開口處,總是記著一些電話號碼或是零星話語。
他說:“隨手記上,回家再整理,這是我的筆記本。”
10、“三支煙”
獲得諾獎后不久,曾流傳莫言《三支煙》文案:
“我其實只有三支煙,一支遙寄北國瑞典,一支珍藏故鄉高密,最后一支,夾于指間,為自己點燃創作的佛光。”
11、養精神
煙也好,酒也好,茶也好,歸根到底,都是從土地里長出來的植物,和糧食、蔬菜、水果一樣。
一種養肉體,一種養精神。
12、伴侶
我不言,她不語;我高興,她輕飄;我沮喪,她低沉;我怡然,她樂淘。
與她為伴,無需交代,卻戲言道:
回眸一點煙燃嬌,
紫氣扶搖上碧霄。
愿與卿卿兩相歡,
不發毒誓不肯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