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十分講究禮節,客人到來后,主人將其領至蒙古包內,從別在腰帶上的繡花荷包里取出鼻煙壺,敬給客人嗅一嗅。客人嗅過后,以禮相答,借此表達敬意與祝賀之情。過去,蒙古族無論男女,都會攜帶一個鼻煙壺,女性用的鼻煙壺比男性的略小。現如今,待客用的鼻煙壺變成一種禮節性的象征,壺里不再裝入煙粉。
敬獻鼻煙壺,是有其規定和講究的。若雙方是平輩,主人先用雙手將鼻煙壺敬獻給客人,雙方均用右手互換鼻煙壺兩次,最后返回到各自手中。如客人是長者,則需請客人就坐于地毯上,主人跪地行禮,互換鼻煙。待長者嗅過后,晚輩則不嗅。若主人為女性,躬身施禮后輕輕地用壺體在自己的前額上碰一下,然后歸還原主。鼻煙壺是友情的象征,也是加強團結的標志。據說,哪怕是初次見面的客人,只要交換一次鼻煙壺,就會消除各自的緊張和顧慮,雙方一下子變成舊交。婚禮上也會用到鼻煙壺。女方家人開門請女婿和伴郎進入蒙古包中,大家一起祭拜佛壇,由女婿向女方父母敬獻哈達,向女方的親朋好友敬獻鼻煙壺,一一問候。哈達一般是用淡藍色或純白色的薄絹制作而成,蒙古族和藏族等人常用其敬獻神佛或貴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