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安利煙公司曾出品過一套《二十四孝》煙畫,從中可以窺見中國古代尊老敬老的孝文化。
戲彩娛親。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他極其孝順,且70歲尚不言老,常穿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心。有一次,他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又怕父母擔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逗得二老大笑。
行傭供母。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遷居江蘇,做雇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用甚豐。
涌泉躍鯉。姜詩,東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倆極其孝順。其家距長江三四公里遠,龐氏常到江邊取母親喜喝的長江水。母親愛吃魚,夫妻倆就常做魚給她吃,并請鄰居陪母親一起吃。傳說,有一天,姜詩家的院子里忽然噴涌出泉水,味道與長江水相同,而且泉水中每天都會躍出兩條鯉魚。從此,夫妻倆便用這泉水與鯉魚供奉母親,再不用遠走江邊了。
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曾參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見曾參還沒回來,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痛,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才咬手指盼你趕緊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