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9日,德國高級指揮部在柏林簽署了無條件投降協議,標志著德國二戰徹底失敗。戰爭結束后,生活物資匱乏,人們無家可歸,生存必需品只能通過地下市場獲得,德國社會各個角落都上演著非常態的戰后現象。
舊版的德國帝國馬克基本上成為了一張廢紙,香煙頂替黃金、美元以及英鎊等貨幣,成為了德國人用來交易的“硬通貨”,而且購買力急劇上升,甚至155條香煙可以建一座高樓大廈,這在現在看來非常匪夷所思,而在當時卻真實地發生了。為何香煙會成為德國戰敗后的硬通貨幣?讓我們一起來探秘。
舊版帝國馬克成為一張張廢紙
德國戰敗后,被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四個國家管控,美英懼怕蘇聯擴張強大,所以主張幫助德國恢復經濟,而經濟恢復的關鍵還是貨幣問題。
納粹帝國發行的帝國馬克
舊版的帝國馬克在市場失去了信用,德國的貨幣體系已經崩潰。當時的馬克貶值到什么程度了呢?據說家庭主婦直接用馬克生火做飯,因為用相同數量的馬克換來的燃料,還不如直接燃燒產生的熱量多。
?
美國和蘇聯大兵合作互利
戰后駐扎在德國境內的美國軍隊的薪水是用德國的舊版帝國馬克支付的,美國總不能讓美國大兵拿著廢紙買不到東西吧,所以規定可以按一定的匯率兌換成美元,或者是在美國陸軍開設的合作消費社中購買商品。?
再看蘇聯這邊,也是用馬克發放薪水,但是,蘇聯士兵手里的馬克卻是無法兌換成俄國盧布的,所以蘇聯士兵只能自己想辦法將馬克變現。
于是,一種一拍即合的“勾當”在美國兵和蘇聯兵之間逐漸展開,舉個例說,一塊價值不超過20美元的手表,美國兵可以從蘇聯兵手中換到5000的馬克,而后美國兵再通過匯率可以換回500美元。對美國兵而言,20美元變成了500美元,對蘇聯兵來說,一堆廢紙變成了20美元,雙方都有得賺,皆大歡喜。
屢禁不止新政策促使香煙成為新的交易媒介
兩國的大兵是開心了,但這中間有個問題,那就是美國兵之所以能變現,是因為中間是有美國政府在自掏腰包補貼,兩國士兵的這種操作無疑是在聯合“騙取”美國的財政補貼。
大概是1945年7月,美國政府發現了這一問題的存在,于是馬上宣布馬克不能再換美元或者是其他貨幣,只能在食堂、陸軍消費合作社以及俱樂部等地方使用。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項規定不僅沒能杜絕兩國士兵的合作,反而把“香煙”變成了新的交易媒介。
當時流通在市場的駱駝牌香煙
美國兵拿著發放的薪水去陸軍消費合作社換香煙,換到后把煙賣給蘇聯人,從蘇聯人那里拿到翻倍的馬克再進行其他消費,整個操作下來一氣呵成啊。
?
新版馬克宣告發布香煙退出舞臺
不管美國政府如何禁止美國兵和蘇聯兵的私下交易,效果都沒有理想中的好,慢慢地美國政府也就默許了“香煙經濟”的存在。
直到1948年6月19日,英法美三國正式宣布發行了新版的德國馬克,香煙才失去了替代貨幣的作用,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