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紀20年代,聯發洋行出品的“筍童為記”火花。
②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莊玉波洋行出品的“孟宗進筍”火花。
③上世紀二十年代,玉榮社出品的“孟宗筍”火花。
眼下正值竹筍破土而出的時節。“初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棱棱”,清代詩人羅聘將竹筍那種新鮮脆嫩的樣子描寫得惟妙惟肖。說起竹筍,筆者不禁想起“孟宗哭竹”的故事。
孟宗是三國時江夏人。傳說他幼時喪父,母親靠著做針線活供他讀書。有一年冬天,孟宗的母親病重,很想吃竹筍。當時不是竹筍生長的季節,孟宗怎么找都找不到竹筍,萬般無奈之下在竹林中哭泣。他的一片孝心感動了上蒼,隨著孟宗的淚水灑落,地上竟奇跡般生出了許多竹筍。他喜出望外地挖了竹筍回家,他的母親吃了竹筍后身體很快康復了。鄉人得知后,稱贊不已。孟宗因此贏得了孝子的美名。
上世紀20年代,聯發洋行出品過“筍(同‘筍’)童為記”火花(圖①)。該火花采用豎圖形式,圖案為孟宗雙手舉起一大盤竹筍頂在頭上,右腳踩在欄桿上,人物刻畫細膩生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莊玉波洋行出品的“孟宗進筍”火花(圖②),反映的也是這個故事。這枚火花的圖案為孟宗端著一大盤竹筍,得到竹筍的孟宗喜笑顏開,火花左右兩側分別寫有“孝子火柴”“孟宗進筍”字樣。除了這些火花外,玉榮社于上世紀20年代出品過“孟宗筍”火花(圖③),畫面描繪了孟宗挖筍的情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