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公營鄭州煙廠成功研制出“金葉”牌卷煙,并在《鄭州日報》發布即將上市的消息。
1952年,公營鄭州煙廠生產的卷煙牌號介紹。
1952年4月10日,公營鄭州煙廠在《鄭州日報》發布“金葉”牌更名啟事。
更名后,“黃金葉”商標于1952年9月1日正式注冊。
1952年,更名后的“黃金葉”煙標。
一個好的品牌,表達著對行業的理解,體現著對制造工藝的把握,寄托著品牌的內在訴求。
品牌背后的故事,彰顯著品牌發展的初心。
下面,就從“黃金葉”品牌誕生的故事里,探尋它堅守69年的品牌基因……
眾智創新牌
時針撥回到69年前。
剛剛解放的上海,時而會遭到飛機轟炸,私營上海吉士煙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士煙草公司”)深受其害,經營困難。彼時,鄭州市政府拋出了邀請沿海城市企業內遷辦廠的橄欖枝,雙方一拍即合。
1950年3月27日,吉士煙草公司遷往鄭州,成立“上海吉士煙草有限公司鄭州煙廠”(以下簡稱“私營吉士煙廠”),當年5月順利投產。
次年,由于經營管理不善,加之煙葉大幅漲價,私營吉士煙廠便“以梗充料”,欺蒙消費者,遭到鄭州市工商部門查禁,于當年7月停產。
7月28日,該廠在《鄭州日報》刊登啟事,以在鄭全體股東的名義,公開出售全部資產。
8月30日,鄭州市公營企業管理局在《鄭州日報》刊登公告,宣布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收購私營吉士煙廠的全部資產,在其基礎上成立“鄭州市人民政府公營企業管理局鄭州煙廠”(以下簡稱“公營鄭州煙廠”),企業由此重獲新生。
公營鄭州煙廠成立后,鄭州市工業局幫助其到許昌煙區采購優質煙葉,很快具備了重新開工條件。
回到人民懷抱的煙廠,應該生產什么牌號的產品呢?應以什么樣的姿態投入到火熱的新中國建設中去呢?
時任鄭州市公營企業管理局副局長兼公營鄭州煙廠廠長張敏帶領工藝技術人員來到車間,問計于職工。
“干脆還生產私營吉士煙廠原來的老牌子‘鐵馬’和‘吉士’吧。”
“‘鐵馬’牌倒還可以,但繼續生產‘吉士’牌絕對不中。必須與摻雜使假的私營吉士煙廠一刀兩斷!”
“要不將其改為‘及時’牌吧?”
“‘及時’與‘吉士’諧音,一聽就是吉士煙廠的牌子,還是不中!”
……
“用這金黃金黃的上好煙葉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管起個啥名,都一定暢銷。”就在思維火花碰撞之時,一名年輕職工抓起一把煙葉脫口而出。
這句話,瞬間聚焦了議題,人們把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張敏。
張敏激動地抓起一把煙葉,動情地說:“政府幫廠里調來了這么好的原料,只有造出好產品,創出好品牌,才不會愧對公營煙廠這塊牌子!”
話音未落,不知誰插了一句:“金黃金黃的煙葉,那就創個‘金葉’牌好了。”
此言一出,掌聲響起,大伙兒都表態認同這一品牌名。
魚水情深的干群關系,讓職工群眾中蘊藏的智慧得以充分迸發。此情此景,讓張敏深受感動。面對職工期盼的眼神,他說:“既然叫‘金葉’牌,就一定得名副其實、真材實料、講求信譽,樹立起咱公營煙廠的良好形象。”
生產的牌號確定后,廠里給研發人員50天時間,要求力爭在11月底之前確保產品問世。
研發中,技術人員以許昌生產的濃香煙葉為主料,以突出醇香為品牌特征,精心配伍其他煙區優質煙葉,研發進展十分順利。
但在設計煙標時,包裝設計人員數易其稿,卻始終不得要領。
關鍵時刻,張敏從廠里職工集會的情景觸發了靈感。他對包裝設計人員說:“我們廠成立于新中國,‘金葉’牌誕生在紅旗下。我們的國旗、黨旗和軍旗,底色都是紅色,圖案都是黃色,不僅莊嚴美觀,也意味深長。就用鮮紅的底色配上金色的煙葉設計包裝。”
思路一換天地寬。包裝設計人員迅速調整方案,將一枚質感厚重的金黃色煙葉印在了鮮紅的底版上。巧妙的設計構思,使“金葉”品牌的形象躍然紙上。
1951年11月中旬,“金葉”牌卷煙研制成功,于月底正式投產。12月3日的《鄭州日報》發布了“金葉”牌即將上市的消息。
與全廠職工預期的一樣,在年底僅20多天時間里,“金葉”牌便以響亮的名稱、精良的品質以及極富時代特征和藝術感染力的包裝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售出了57箱。
甫一問世,“金葉”牌一舉成名。
一字定乾坤
就在廠里準備乘勢而上,擴大銷售規模時,一位業務員到平原省(舊省名,省會設在新鄉市,轄新鄉、濮陽、安陽、菏澤、湖西、聊城六專區和新鄉、安陽兩省轄市,1952年撤銷建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山東、河南兩省)安陽市出差時,發現河北省也有一家煙廠的品牌叫“金葉”。他經過進一步了解發現,安徽省專賣事業公司也監制有“金葉”牌卷煙。
回廠后,這名業務員馬上向廠領導反映了這個情況。
怎么辦?有人認為,全國大小煙廠這么多,品牌重名不可避免。一位科長還研究了《商標注冊暫行條例》,他說:“現在的各種商標,并不都是專用商標。國家實行商標自愿注冊,不是強制性的。如果大家都沒向中央私營企業局申請注冊專用商標,這兩三個‘金葉’牌就會相安無事。”
新情況將這個剛誕生不足半年的品牌推到了抉擇的十字路口。
廠領導經過反復研究,形成了一致看法:品牌是企業的命根子。既然發現重名,無論其他廠家是否已經注冊,都不能再用,必須改名、注冊。只有走自己的路,創自己的牌,才能持續發展。
得知要改牌子,全廠職工炸開了鍋。
改成什么牌子?廠領導發動職工集思廣益,并重點聽取生產技術人員的意見。
“‘二七’牌目前已研制完成,包裝很快就能印出來,干脆改為‘二七’牌。二七大罷工(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大罷工)的影響很大,‘二七’牌也具有革命意義。”
“如果改為‘二七’牌,就沒有金葉元素了。”
“要不就把金葉設計在‘二七’牌的包裝上,或是把‘金葉’牌包裝上的字換成‘二七’?”
……
聽著大家的討論,張敏拿著手中的“金葉”對大家說:“這片金黃色的煙葉,配以‘金葉’這個名字,可說是珠聯璧合。‘二七’牌與這片金葉搭配起來,總覺得有些牽強。”
“還是割舍不下‘黃金’和‘煙葉’這兩個詞呀。”生產技術科科長笑著說。
“有了,就叫‘黃金葉’吧!”一位副廠長眼睛一亮,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來。
“實在是妙!一個‘黃’字定乾坤!”會上,張敏當場拍板,把“金葉”改為“黃金葉”,并要求盡快申請注冊。
1952年4月10日,公營鄭州煙廠在《鄭州日報》發布啟事:因“金葉”牌名重復,更名為“黃金葉”牌,所有商標、圖樣、裝潢、紙張以及選用原料等,均與原來毫無差別。
這次更改牌名,市場過渡十分平穩。看了報紙上的啟事,廣大消費者更對其主動改名、積極創新的態度大為贊賞。
時任鄭州市市長宋致和到廠里指導工作時說:“創‘金葉’牌,與私營吉士煙廠一刀兩斷,這是一種創新。不與其他牌號重名,改為‘黃金葉’,也是一種創新。只有堅持不斷創新,‘黃金葉’和公營煙廠才有生命力。”
歷經69年流金歲月,“黃金葉”品牌始終秉承創新基因,用優質煙葉、先進工藝鍛造產品黃金般的品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