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葉以前,福建民間吸水煙的風氣濃厚,遇有數(shù)人在一起共同使用一把水煙壺時,每人一輪最多只能裝煙三次,即使還沒過癮,也不能抽第四次,而必須裝上煙絲,傳給下一人,以示禮貌。如還想抽,只有等到下一輪。
舊時福建尤其是在閩東閩北,有一種“打水煙”的職業(yè),專門給吸水煙的人提供流動服務。他們使用一種特制的水煙袋,其管特別長,可伸可縮,最長可達70厘米。接受打水煙的對象大致有四:一是每逢盛大節(jié)日,尤其是過農(nóng)歷年,從初一到初五,俗稱“五日年”,人們盡情玩樂,積聚于公共場所,不可能人人攜帶水煙壺,這時打水煙者就向人們提供水煙服務;二是舊社會賭場林立,參賭和圍觀的人群擁擠,打水煙者就可以用特長的煙管供眾人輪流吸煙,且可從外圍穿過層層人群,伸進里層供參賭或圍觀者吸煙,付費不薄,有的人特別是贏錢者,愿意顯示闊氣,更是多付;三是每逢廟會,除香火祭祀外,還有演戲等活動,寺廟內(nèi)外,人群熙攘,熱鬧異常,這也是打水煙者賺錢的好機會;四是在農(nóng)忙特別是收獲的季節(jié),農(nóng)民在水田勞動,滿手泥漿,不便自裝自吸,打水煙者就背著煙筒,到田邊給農(nóng)民裝煙點火,待收獲后付給他們一定數(shù)量的稻谷。
當然,富有的人一般不吸這種公共水煙,而是有隨從侍候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