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煙斗。煙草出現時,最初的抽煙方式就是用煙斗,可以說,煙斗是發現煙草的工具,有了煙草,煙斗就誕生了。接下來,我們了解其歷史背景。
最初古人用石頭做煙斗,或者用一個小的圓錐體在地上挖兩個連在一起的洞,一個洞里放入具有芬芳香味和麻醉作用的植物樹葉,吸煙者躺在另一個洞邊吸著煙,或者索性將這些植物直接撒在火中,坐在邊上吸入燃燒出的煙。
1492年,哥倫布到達了美洲,在他的航海日志上記錄了土著人在吸煙草;同年11月13日,他已經開始采購煙草。這個日志是第一個關于煙草的書面記錄,雖然有很多證據表明煙斗普遍被用于許多美洲北部的區域。羅德里戈?德?杰瑞茲是哥倫布的一位水手,用了土著人的一個煙斗吸煙,他將這個習慣通過西班牙引入歐洲。從那一刻起,煙草開始有了歷史記錄,同時通過在歐洲的傳播,加速了煙斗的演化。杰瑞茲也被稱為歐洲第一位煙民。
1618年-1648年的戰爭期間,吸煙斗的習慣在美洲大陸各處傳布。大約在1650年,倫敦已經有了120個熟練的煙斗制造者,在布里斯托爾有17個。英國人使煙斗流行并且是第一個開放買賣泥土煙斗的國家;在荷蘭豪達(Gouda)也開始買賣煙斗,而且一直維持到19世紀初。在歐洲,第一個木制煙斗于1650年出現在德國的烏爾姆(Ulm),一個因為煙斗制造出名的城市。煙斗制作材料主要是胡桃木和其他樹種如橡樹、山毛櫸、榆樹和黃楊木,外面被鐵皮包裹,避免他們過熱。幾個世紀以來,許多材料已經被成功地用于制作煙斗:從中東的水煙斗,到用橡膠樹的枝葉;從黑銅、象牙和黑檀樹,到那些玉米芯和密蘇里海泡石。跨過大西洋,中國人也已經利用多種材料做成煙斗,包括水煙斗。
煙草和煙斗的傳入中國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時代,由歐洲傳入中國。傳入中國后,始被成為“煙抖”。后在《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九月初十日》:“搜繳鴉片煙槍一千七百五十四桿,并煙抖、煙具,俱搥碎焚毀。下圖是小編有幸見到的一件煙斗。
此煙斗僅有前半部,乃嵌入式的煙斗,屬于便攜型煙斗,為方便攜帶而制作的。只需要制作新的煙桿,清洗干凈,重新嵌入,便可使用,整體呈古銅色,外表布有些許銅銹,但其品相仍完整無缺,乃珍品也。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如今,煙斗依然成為高雅、貴族的身份象征,甚至成為了一種供人玩賞、收藏的藝術品。目前,在不同材質和工藝的前提下,造型奇特及材質特別的煙斗價值不菲。據小編了解,煙草的煙具在近幾年收藏市場上驚現高價,在2010年香港佳士得民國古玩拍賣專場,一件銀質魚化龍水煙壺以246萬元達成成交,驚現眾人,創造當時煙具最高價值記錄。
以上便是小編對煙具的有限了解,如有此類藏品的小伙伴,小編建議妥善收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