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幾個特點促進了機制卷煙的大規模銷售。首先,大量卷煙就在上海生產,這為居住在這個城市的吸煙者提供了普遍較低的價格。其次,大量的煙草企業在這個城市運營,包括使用低檔國產煙草的中國公司,這為所有收入水平的吸煙者提供了廣泛的選擇和具有競爭力的定價。再者,上海廣大的制造和商業部門供養了相對富裕的中產階級和衣食無憂的下層中產階級,以及大量工薪階層的工廠工人。上海小市民通常識字并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這個中產群體買得起工業卷煙。最后,上海的商業地理包括鄰里零售區和專業購物區,這為全市居民提供了獲取機制卷煙的便利。
上海是機制卷煙工業和支持它的廣告業的中心。英美煙草公司在上海設立了總部,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和華成煙草公司也在上海建有工廠。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在華運營的56家華資卷煙公司中,有48家位于上海。1934年,中國生產的卷煙中大約60%是由上海的工廠生產的。1935年,前20名的國內制造商(包括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和華成煙草公司)在一個月內就生產了超過20億支卷煙。
在上海制造的數十億支卷煙中,很大一部分在上海本地和周邊的江南地區(江蘇省和浙江省)銷售。廣州及其腹地構成了上海制造卷煙的另一個強勁市場,長江口岸漢口及其長江中游的腹地也是如此。在距離這些大城市更遠的地區,卷煙銷量逐漸減少。
位于上海的企業、貿易公司和工廠,主導了國民經濟的工業、商業和金融部門,讓上海居民能夠得到較高工資。這提高了上海居民對包括卷煙在內的各種工業制品的購買力。
上流社會的卷煙消費促進了卷煙銷售,但在上海銷售的大部分卷煙實際上是中低檔產品,主要由職員和經濟狀況較好的工廠雇員購買,他們構成了上海相對龐大的中下階層。這群小市民由辦公室文員、秘書、售貨員、小公務員和技術工人組成,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約有30萬人。
盡管小市民個人的吸煙數量比更富有的精英少,但作為一個群體,他們是卷煙銷售的主要驅動力,這是因為其人數所占比例大,而且他們作為領薪雇員或者工薪階層,相比于數量更多的非熟練工人、臨時工等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