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世紀80年代江蘇南京火柴廠出品的“古代雜技”套花之“蹬人”。
②上世紀80年代江蘇南京火柴廠出品的“古代雜技”套花之“高竿報喜”。
③1976年江西贛南火柴廠出品的“兒童雜技”套花之“雙腳接碗”。
④1977年山東濟寧火柴廠出品的“雜技”套花之“轉碟”。
雜技,是包括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獅子舞、魔術等各種技藝表演的統稱。我國火柴生產企業出品過很多異彩紛呈的雜技主題火花。
上世紀80年代,江蘇南京火柴廠出品了一套“古代雜技”火花。這套火花副版分別是不同形象的鳳紋裝飾畫,主版則分別表現了蹬人(圖①)、馬術、魔術、鉆圈、眩術、疊羅漢、疊案倒立、耍盤舞輪、雙腳蹬輪等多種古代流行的雜技。其中一枚“高竿報喜”(圖②)描繪的是載竿雜技的驚險表演場景:一名身著藍衣的藝人仰躺在方桌上,不僅要吹著笛子,還要腳蹬很長的竹竿;另一名身著紅褲的藝人在爬到竹竿頂端的同時,還在不斷地手搖小紅旗向觀眾報喜。載竿是一種對技藝要求較高的雜技項目之一,除“高竿報喜”外,還有“爬竿”“頂竿”“車上竿戲”“掌中竿戲”等不同內容。唐代《獨異記》中就記載了一位能頭頂長竿載十八人而來回走動的女藝人。唐人張祜曾有贊嘆載竿雜技的《千秋樂》:“八月平時花萼樓,萬方同樂奏千秋。傾城人看長竿出,一伎初成趙解愁。”
從古代雜技發展而來的現代雜技,是藝人以碗、盤、壇、盅、繩、鞭、叉、竿、梯、桌、椅、傘、帽等為道具,靠自己身體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難動作的表演性節目。其中很多節目是勞動技能和民間游戲結合的產物,例如,鞭技是牧民套馬、趕車的藝術化;耍壇子、轉碟則把中國的瓷繪藝術與雜技交融……江西贛南火柴廠曾于1976年出品過一套“兒童雜技”火花。這套火花突出展示了兒童表演的4項雜技演出特寫畫面,分別為男童頭頂水缸、女童雙手撐在長條凳上表演雙腳接碗(圖③)、女童踩在下有轉動圓木的木板上表演雙手轉碟、女童一邊雙手轉碟一邊腳蹬花傘。1977年,山東濟寧火柴廠出品的4枚套“雜技”火花,則分別再現的是男子躺在臥具上進行蹬傘的“蹬技”表演、女子一手撐在長條凳上一手平伸以保持平衡表演“頂碗”、女子踩在下有轉動圓木的木板上表演拋接圓環的“雜耍”、女子一字馬表演“轉碟”(圖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