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具有悠久的歷史,從1492年哥倫布在美洲新大陸發現煙草,并將煙草和種子帶回開始,煙草的傳播和發展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明朝萬歷年間傳入中國,距今也有400余年之久。
說到香煙文化就不得不提到煙具了,煙具一般是指與吸食煙草及其制品的工具和用具,可以說是“煙文化”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標志,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消費者所處的社會地位、生活習慣、文化層次及心理特征等。
人類早期的煙具出現在15世紀左右,由于煙草是一種易破碎、易干燥、易變味的物品,當時的功能主要是滿足吸食煙草及其制品的最低要求,為了妥善保管它,早期多用竹筒 、木盒和皮革制品,且多為就地取材,粗糙加工,如竹制的煙嘴、木材的煙斗等。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煙具發展的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在注意實用性的同時,更加注重裝飾性,材質多樣、設計新穎、色彩絢麗,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
煙斗
煙斗是英國探險家沃爾特·佩利爵士受到美洲印第安人抽煙啟發制成的,在之后便作為英國紳士的象征而流行。最初的煙斗是以植物枝干或者根脈為材料來制作的,后來經過人們對選材的新嘗試,陸續出現了各式各樣材質的煙斗。雖然煙斗的材質造型各不一樣,但是石楠根煙斗以其特有的散熱性能佳、保燃性能好、木紋清晰等優勢,成為制作煙斗的首選材料。
煙嘴
煙嘴的發展與煙斗有所不同,在中國煙草盛行之初,本無煙嘴之說,后來為了更舒服的吸食煙草才出現了銅質中空的煙嘴,其后又因身份的不同而制作了象牙、玉石金銀等材質的煙嘴,而普通老百姓則大多還是用銅質的煙嘴。19世紀后期由于過濾嘴卷煙的發展,使用煙嘴的人越來越少。
旱煙袋
由煙斗、煙嘴派生出的眾多煙具,其中流傳最廣的當屬旱煙桿。旱煙袋前端是一個金屬鍋,多由銅制成,中間的一段為木制空心桿,尾部煙袋嘴多為玉質,清代文學家紀曉嵐外號“紀大煙袋”,他使用的煙袋便是旱煙袋。由于旱煙袋沒有過濾裝置,所以吸起來很嗆人,現在使用的人越來越少,但農村部分老年人還保留這種吸食習慣。
鼻煙壺
鼻煙是一種用鼻嗅服的煙草制品,17世紀在歐洲開始流行,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近代以來,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逐漸消失,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鼻煙壺采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制作而成,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