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屬于茄科草本植物,1492年哥倫布發現南美新大陸后將其從多巴哥帯回歐洲,從此這種神奇的煙草風靡世界。
吸煙離不開煙具,煙具的出現與普及是各種煙草制品傳承的歷史必然。煙具數百年來記錄了煙草發展的歷史演變、民俗文化的蹤跡,同時,也是全世界包括中國歷代能工巧匠藝術、智慧和才華的結晶。
內畫鼻煙壺反映了煙草文化的一個方面,對研究煙草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它以中國畫為基礎,承襲了國畫、西洋畫的精髓,拓展了國畫的創作空間。內畫鼻煙壺小巧別致,做工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在各類鼻煙壺工藝中,中國傳承得最好的就是內畫鼻煙壺。
民國玻璃內畫孫中山5X1套鼻煙壺
此套鼻煙壺按:少年、青年、成年、壯年、老年,小瓶至大瓶分5個階段梯次排序。小壺的一面:少年孫中山畫像,左上方書孫中山,背面王維《竹里館》詩句“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戊辰.冬月民國十三年(1924),紅繪白文篆印“少宣”款識,通高60MMX27MMX15MM,圈足長21MM;次壺的一面:青年孫中山西服領結畫像,左上方書孫中山,背面王之渙《登鸛雀樓》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戊辰.冬月,紅繪白文篆印“少宣”款識,通高70MMX30MMX16MM,圈足長22MM;中壺:成年孫中山大總統戎裝面像,左書孫中山,背面杜牧《山行》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戊辰.秋月,紅繪白文篆印“少宣”款識,通高76MMX33MMX16MM,圈足長23MM;第四壺的一面:壯年孫中山西服領帶畫像,左上方書孫中山,背面李白《蘇臺覽古》詩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戊辰.夏月,紅繪白文篆印“少宣”款識,通高76MMX33MMX15MM,圈足長23MM;大壺的一面:老年孫中山,著中山裝畫像,左上方書孫中山,背面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戊辰.春月,紅繪白文篆印“少宣”款識,通高93MMX33MMX15MM,圈足長25MM。整套鼻煙壺均為銅圈藍琉璃帽蓋,人物畫像逼真、內畫技法高超,題詩字跡流暢、筆力遒勁、工整瀟灑。
鼻煙壺是一種傳統工藝品,始于明、盛于清。在個人收藏的眾多清代、民國鼻煙壺中,玻璃、水晶內畫鼻煙壺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又以清皇室重臣,民國歷史人物玻璃、水晶內畫鼻煙壺自成體系,具有歷史、人文欣賞價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