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典故中,清明節(jié)來歷眾多。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是介子推的傳說。
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晉文公即位后封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隱居綿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后卻發(fā)現介子推背著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jié)。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發(fā)現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為清明。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英美煙公司曾出品全套100枚的“歷代將相”煙畫,其中一枚即為“介子推”。煙畫上,介子推頭結短髻,上身穿印有素淡青花的粗布短袍、下身著白色粗布褲,正神情恬淡地騎坐在一條木凳上編著草鞋,屋內墻壁上還掛著釘耙和用于捕魚的竹罾。這枚煙畫繪制精美,通過對人物的神情、衣著、動作以及室內陳設的細致刻畫,將介子推那種淡泊以明志的高尚情操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傳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