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沈陽卷煙廠設計生產了一包“自力”牌香煙,煙標主圖是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圖案,以彰顯我國自主研發的能力。主圖兩側寫有“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字樣,以堅定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的信心和決心。
我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是由上海重型機器廠研制成功的。1956年,國務院組織制訂《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即“十二年規劃”),其中“今后十二年內的科學研究重點”中的第22項,就包括研制大型水壓機等關鍵機械設備。
1958年8月,中央正式批準研制兩臺1.2萬噸級水壓機,其中一臺安裝在第一重型機器廠,以沈陽重型機器廠和第一重型機器廠為主設計制造。另一臺安裝在上海重型機器廠水壓機車間,以江南造船廠為主設計制造。隨后上海馬上成立了設計班子,以上海江南造船廠為主,上海重型機器廠等幾十個工廠參加大協作。
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努力,到1961年12月13日,萬噸水壓機的46000多個零部件加工完畢運至工廠,上重用兩部重型行車將橫梁吊裝進四根立柱內,只用了2個月時間就完成總裝。在上海交通大學和第一機械工業部所屬的機械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協助下,對這個身高20余米,體重數千噸的“巨人”進行應力測定試驗。“體驗”時間用了三四個月,在兩百多個主要部位進行了多次應力測定,證明所有應力都同設計數據吻合。然后開始進行超負荷試驗,將鍛壓能力加大到1.6萬噸,水壓機各個部件正常運轉,未發現不良現象,可以確保12800噸滿負荷正常運轉。
1962年6月22日,上海江南造船廠經過四年努力制造的1.2萬噸自由鍛造水壓機,在上海重型機器廠試車成功,并投入試生產,能夠鍛造幾十噸重的高級合金鋼錠和300噸重的普通鋼錠。它的成功,標志著我國重型機械的制造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而“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則是1964年10月1日,周恩來和毛澤東、劉少奇等參加首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大會,檢閱首都70萬人游行隊伍,并為游行隊伍題的詞。周恩來指出:“自力更生,奮發圖強,這是一條信任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發展民族經濟、實現完全獨立的道路”,封鎖和搗亂嚇不倒中國人民,“反而加強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的信心和決心”。
周恩來強調:“歸根到底,建設國家應當依靠本國人民的力量。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可靠的力量。”同時,自力更生并不意味著閉門造車。周恩來指出,經濟技術要達到現代化水平“也需要進行國際間的合作”,但“進口是為著自力更生,而不是依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