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卷煙廠最早在1964年,便開發生產了“經濟”牌香煙,主要目的是為了處理積壓的低檔、質次煙葉,從而減輕儲備部門的壓力,產品僅在省內銷售,而且價格低廉。從1964年至1970年,營口卷煙廠共生產了31762箱。1979年營口卷煙廠還生產了經濟1號和經濟2號,兩種牌號合計生產476.8箱。
而“經濟”牌香煙很多煙廠都生產過,在大部分地方,“經濟”牌香煙的售價都定在了8分錢左右,所以俗稱“一毛找”。即使在那個年代,這種“一毛找”也算是當時最便宜的香煙。和它比起來,賣到1角錢1包的煙都算是比較上檔次的了。
“經濟”這個品牌的由來,來源于毛主席“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口號。這個口號提出于延安時期最困難的時候,將近30年后重提“經濟”,實為號召人民群眾效仿延安大生產運動,同舟共濟度過國民經濟的困難時期。
鑒于此,當時的國家計劃委員會給各地卷煙廠下達了生產“經濟”牌香煙的任務,各地自行組織生產供應。相比于其他品牌,經濟煙選用的原料主要采用廉價煙草或者其他品牌香煙用煙草的角料混合進行。
在煙標設計上也比較簡單,甚至有些煙廠在生產“經濟”牌香煙的時候使用了雙面標(正面是一個品牌煙標,背面是經濟煙煙標)。雖然當時全國各地的煙草基本上都生產“經濟煙”,但各地的“經濟煙”煙標并不統一,各地卷煙廠自行其是,花樣繁多。從煙標設計來看,大多數“經濟”牌香煙都是套用了煙廠原有的某品牌煙標,直接將品牌名換成了“經濟”,這些煙標上的圖案多與工農業生產有關。還有些“經濟”牌香煙的煙標,直接就是在白包紙上加印“經濟香煙”字樣,沒有任何圖案點綴。
“經濟”牌香煙的出現,是在國民經濟的困難時期為了避免浪費和最大限度滿足人民需求的特殊產物。進入80年代以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煙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