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屬于舶來品,于明末清初傳入中國。1902年,北洋農(nóng)務局在保定籌備北洋煙草公司,并推出中國第一個民族卷煙品牌——“龍球”。這一飽含著龍圖騰文化的商標,開辟了中國民族卷煙商標文化的先河。隨后,“雙喜”、“牡丹”、“美麗”等民族卷煙品牌先后創(chuàng)立。1951年,中國卷煙第一品牌“中華”誕生;1956年,“熊貓牌”卷煙制成;1959年,石家莊卷煙廠推出“荷花”牌卷煙;“紅雙喜”、“云煙”、“紅塔山”、“人民大會堂”、“利群”、“鉆石”、“白沙”、“貴煙”等民族品牌相繼創(chuàng)牌。
1982年,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立,1984年,國家煙草專賣局成立。中國卷煙品牌40多年來,從原來的“多、亂、雜、弱、小”逐步發(fā)展成具有較大市場規(guī)模、較高品牌價值、較強市場認可以及獨具中式卷煙風格特色的民族卷煙品牌。通過一系列品牌戰(zhàn)略的實施,中國民族卷煙品牌快速發(fā)展,成為中國品牌的一張閃亮名片。可以說,中國卷煙品牌是伴隨著振興民族工業(yè)、做強民族品牌的浪潮成長發(fā)展起來的。
中國的第一包卷煙,是“龍球”牌,于1902年北洋煙草公司在天津制造。中國的第一個煙標,叫“龍球”。為什么叫“龍球呢”? 按徐錦明的看法,“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球”是地球的意思,就是說,中華民族、中國人,要像龍一樣站立在地球上,有威風有氣度,領(lǐng)導和主宰這個世界。
北洋煙草公司開辦于清代末年。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后,制定“振興商政,擴張實業(yè)”的新政,成立了北洋農(nóng)務局。北洋農(nóng)務局在河北保定成立,委任黃璟為總辦,推廣新型農(nóng)業(yè)種植,進行農(nóng)業(yè)試驗。在袁世凱的授意下,黃璟等赴日本考察,在日本村井煙草株式會社遇到了無錫人秦輝祖。秦輝祖為學習卷煙制造技術(shù),曾兩次自費到日本學習。黃璟與秦輝祖相熟后,討論成立煙草公司的計劃。不久,秦輝祖來到保定,在農(nóng)務局試驗場試制卷煙。正巧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來到保定,卷煙試制品被呈上御用,結(jié)果得到好評。此后,農(nóng)務局有關(guān)成立煙草公司的籌劃工作開始付諸實施。
農(nóng)務局準備采用官商合辦的方式開辦煙草公司,并決定在天津津南區(qū)小站試辦。此地有農(nóng)務局管轄的田地可以種植煙葉,解決原料問題。1903年,北洋煙草公司在小站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北洋煙草公司共籌集官商股本5.5萬兩白銀,并從日本購進卷煙機開始進行卷煙生產(chǎn)。公司還聘請了日本煙草專家藤井恒久和兩名卷煙技師。公司生產(chǎn)的第一個牌號卷煙被命名為“龍球”,并作為貢品,送到紫禁城為太后和皇帝御用。
由于小站地處偏僻,不利于長遠發(fā)展,公司購買了江蘇海運局在天津東城南斜街的房屋為廠房。遷廠后,北洋煙草公司陸續(xù)從日本進口煙絲機2臺、卷煙機3臺、惠斯通電橋一架,日生產(chǎn)卷煙20萬支,產(chǎn)品有“龍球”、“雙龍地球”、“地球”等,分別有10支裝和50支裝。產(chǎn)品不僅行銷天津,還推廣到煙臺、營口、錦州等地。1904~1906年間,“龍球”在山東、遼寧等市場上與英美煙公司生產(chǎn)的“品海”、“孔雀”等洋煙相抗衡。后來由于官商利益沖突、原料供應不足、制造工藝不精等原因,北洋煙草公司于1906年宣告破產(chǎn)。
作為中國設(shè)立的第一家股份制官商合辦的民族卷煙企業(yè),北洋煙草公司在中國卷煙工業(yè)史上有著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意義。“龍球”牌卷煙是天津北洋煙草公司生產(chǎn)的第一個民族卷煙品牌,也是中國第一個申請注冊商標的卷煙品牌。
有意思的是,龍為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我國是龍的故鄉(xiāng),因此,關(guān)于龍的香煙牌號特別多,充滿了濃烈的民族色彩。比如“龍球”、“九龍壁”、“黃龍府”、“金龍”、“黃金龍”、“白金龍”、“紅金龍”、“大龍燈”、“龍門”、“真龍”、“云龍”、“九龍”、“天龍”、“飛龍”、“龍女”、“龍飛”、“龍舟”、“龍菊”、“龍城”、“龍泉”、“彩龍”、“九龍池”、“千禧龍”、“中國龍”、“神州龍”、“賽龍舟”、“龍鳳呈祥”、“雙龍”、“龍煙”、“祥龍”、“瑞龍”、“海龍”、 “玉龍”、“龍王”、“龍寶”、“龍鳳”、“龍人”、“龍鄉(xiāng)”、“龍井”、“威龍”、“巨龍”、“青龍”、“烏龍”、“神龍”、 “飛龍”、 “華夏龍”、“東方龍”、“龍的傳人”等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華”、“利群”、“云煙”、“芙蓉王”、“黃鶴樓”、“玉溪”、“南京”等中式卷煙優(yōu)勢品牌的助力下,2021年,煙草行業(yè)實現(xiàn)工商稅利13581億元,2022年,中國煙草實現(xiàn)財政總額14416億元,民族卷煙品牌牢牢占據(jù)國內(nèi)市場,為國家財政增收持續(xù)作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