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一套主題為《流亡曲》的煙畫片,述說著彼時中國人民遭受的苦難,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中國民生煙草有限公司出品的《流亡曲》煙畫片(第十二張)。
這套煙畫片為中片,長6厘米,寬4.5厘米,手繪彩色。煙畫片正面繪有顛沛流離難民的場景,背面則是《流亡曲》歌詞,落款為“中國民生煙草有限公司謹識”的繁體字。
民生煙草公司用了“謹識”兩字,因當時正值上海淪陷,謹識即鄭重記述、牢記于心之意,可見民生煙草公司的民族情結和國家責任。十二首《流亡曲》印在了十二枚煙畫片的背面。
《流亡曲》是上海文化人士劉雪庵和江陵先生在1936年張寒暉先生創作的《松花江上》的基礎上創作的,同期并創作了《復仇曲》,于劉雪庵主編的音樂期刊《戰歌》上發表,此二首與《松花江上》合稱《流亡三部曲》。
這套共十二枚的煙畫片,是民生煙草公司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置于其出品的二十支橫軟標“大錨”煙包內的。每一枚煙畫片前圖后詞,皆是一曲滄桑、一曲凄涼。
中國民生煙草有限公司出品的“大錨”煙標。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正如第十二枚《流亡曲》煙畫“各逐萍流離”中所述:“街頭豈是容身地方?生計思量;去路彷徨;心底凄涼;雖然是十里洋場,誰管他飄零流浪!”
在戰爭受苦的永遠是手無寸鐵的人民。不要戰爭,擁抱和平,是世界人民最樸素的心聲。這套煙畫片既是歷史的記載,亦是對當下的警醒。
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一套主題為《流亡曲》的煙畫片,述說著彼時中國人民遭受的苦難,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