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鳥”牌外香型香煙是營口卷煙廠在1983年研制生產的,商標以一只展翅飛翔的鳳琴鳥為主圖,黃色版面。累計生產了10.52萬箱,是營口卷煙廠的骨干產品之一,被譽為北方的“鳳凰”牌,并多次獲獎。在八十年代中期,“鳳凰”牌香煙甚是暢銷,但此時尚未實施商標法,仿效“鳳凰”牌的“琴鳥”一度取得較好的市場效應。
琴鳥長得與鳳凰有幾分相似,其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桉樹林中。雄琴鳥的羽毛非常美麗,十六根尾羽向前展開,形似一把七弦琴。不論是雄是雌,琴鳥都非常善于模仿各種自然及鳥類的聲音,但雄鳥更強一些。雄大琴鳥為炫耀自己所占領地并吸引異性,常就地取材,用林地上的廢物堆成小丘,作為自己表演的舞臺。然后它自己在臺上展尾開屏,大聲鳴叫,載歌載舞。一只雄鳥要占方圓幾百米的領地,這樣的舞臺它可以建上10多個,并輪流去表演一番。
琴鳥不但美麗壯觀,且能歌善舞。它不但能模仿各種鳥類的鳴叫聲,還能學人間的各種聲音。如汽車喇叭聲、火車噴氣聲、斧頭伐木聲、修路碎石機聲及領號人的喊叫聲等。歌聲婉轉動聽,舞姿輕盈合拍,是澳洲鳥類中最受人喜愛的珍禽之一。澳大利亞還把它定為國鳥。
1798年2月,有幾位探險家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山區去尋找一種傳說中美麗的鳥。他們不知翻過多少山頭,穿越多少密林,終于一位探險者捕獲了一只美麗而不知名的鳥。這只鳥全身羽飾金黃,像披著一件絲綢錦衣。它的尾羽非常發達,最外側的兩根長達0.6米,并綴有白斑和美麗的V字型赭斑,其余14根尾羽,在每根長長的羽軸兩側生著細絲狀的羽片。這種鳥大小似公雞,腳十分強壯。因此,探險者們認為它就是他們要找的山區雉。
這一發現引起不小的轟動,科學家們開始研究這種鳥。研究后發現,這種鳥的外形很像雉類,如體形大小相近,腿粗壯,有發達的腳趾和長而直的爪,但是它們身體的內部結構不同。這種鳥有一個原始的鳴管和一條較長的胸骨,說明這種鳥更像是鳴禽。但是這種鳥鎖骨退化,而且尾羽共16根,這又跟鳴禽不同。因此,鳥類學家們認為,所謂的山區雉是一種很獨特的鳥,跟雞形目的雉類毫無關系。最后,經過反復爭論,暫時把這種鳥歸人雀形目,獨立形成一個科。這種鳥羽飾華麗,炫耀時尾羽展開,很像七弦琴。因此,鳥類學家把它定名為琴鳥,它所屬的科叫琴鳥科。
營口卷煙廠“琴鳥”牌香煙煙標,無論是煙標顏色,還是琴鳥飛翔的姿態,都與“鳳凰”牌香煙煙標極其相近,也難怪會將“琴鳥”牌香煙譽為北方的“鳳凰”牌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