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沈陽卷煙廠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時,設計生產的一包香煙,煙標輔圖專門標注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字樣。之所以取名“和氏璧”,主要是寓意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稇饑摺诽岬酱呵锔鲊逆倗畬殨r說:“楚有和璞?!薄昂丸薄奔础昂褪媳凇?#xff0c;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妒酚洝分杏杏?#xff1a;“昔卞和獻寶,楚王刖之?!庇涊d最詳細的,應該是《韓非子》其中記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
相傳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采到一塊被礦石包著的寶石,那時候叫做玉璞。他便拿去獻給楚厲王,但昏君不識寶玉,他讓玉匠看,玉匠說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以欺君之罪砍斷了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后,卞和又將此璞獻給繼位的楚武王,他又受到同樣的酷刑,被砍去右腳。
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繼位。卞和無腳,走不了路,急得抱著玉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淚水干涸,雙眼流血,這才感動了楚文王。文王得知后派人詢問原因,卞和說:“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文王派高明的玉匠剖開玉璞,經鑒定的確是晶瑩富麗的寶玉,便雕刻琢磨成璧,賜名為“和氏壁”。
唐代詩文中關于“和氏壁”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其三十六)便有“抱玉人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年),便制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后,子纓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 “漢傳國璽”。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壁”改造而成的。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后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十六國時,一度流于諸強,后被南朝承襲。隋滅陳后,御璽被陳朝的蕭太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天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后來,這塊價值連城的稀世之寶幾經輾轉,據說在戰亂中失傳,至今下落不明。
雖然“和氏璧”下落不明,但它卻代表著中華民族久遠的文化。沈陽卷煙廠正是想通過“和氏璧”這包香煙,激發廣大消費者的愛國熱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