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牌香煙是沈陽卷煙廠在2000年的時候,專門為出租車司機設計的一包香煙,這包香煙由阜新煙草分公司包銷。阜新市煙草分公司從尊重這一行業的觀念出發,為了適應和滿足出租車司機的消費需要,經與沈陽卷煙廠共同研究,開發研制了“的哥”牌卷煙。該卷煙的煙標圖案采用深綠色地,圖中間有兩條由右向左、由高向低放射開來的淺白色彩條,一輛紅色轎車在圖的中央,由右側遠方開來,“的哥”兩個紅字位于圖案的右下方。全圖給人一種瀟灑、利落的感覺,充盈著出租車司機的自信和豪邁的情懷。
中國的出租車行業嚴格講最早是始于清朝末年的,當時有一些德國商人和法國商人在中國辦了洋車行,包括上海、北京、青島、寧波等口岸城市。建國之后出租車行業曾經存在過一陣子,到文革期間出租車被當作資本主義的尾巴給徹底割掉了。文革期間中國基本上不存在出租車這個行業。大概70年代中期,也就是74年到76年這段時間,又根據中央政府的需要建立了首汽,專門為接待外賓提供出租車的服務。
在這之后,出租車行業大致走過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行政審批,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要辦出租車必須有行政審批。而且當時車很貴,發展一段時間之后就一直發展不起來了。1992年以后,全國出租車行業進入井噴時期,各地的城市感覺到出租車發展勢頭太強勁,就以數量管制控制發展。第三個階段是有償使用,集約發展。這個時期出現了二級市場,也就是黑市。人們開始買賣私人的出租車經營權,政府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公共資源,于是就推出了出租車經營權有償使用的政策。
從90年代中期溫州就開始按照建設部文件的指示進行出租車經營權拍賣,不允許個人經營。集約化經營就是要把經營權從出租車從業者手中無償地拿過來,這就引起了經營權之爭,于是2004年就開始了公司化改革,把原來很豐厚的利潤轉化到公司的帳戶上。針對這其中矛盾尖銳的問題,中央政府提出了更加剛性的控制性政策,即“剛性控制,穩定發展”,這就是第四階段。
2004年國務院81號文件出臺是一個標志的事件,之后經營權納入到行政許可范疇內,經營權停止永久轉讓。建設部和國務院辦公廳當時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也有類似規定,就是穩定市場,通過公司來穩定市常目前的發展歷程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從1992年開始允許民間資本進入。車輛從1991年的1.62萬輛發展為1994年的4.9萬輛。1996年又先后出臺文件禁止企業“變相賣車”、強行換車(淘汰面的)、縮短出租車使用年限(8年變6年)、收車和倒算法、企業兼并等。現有的市場組織形態為12個品牌企業、200多家出租車公司、6.7萬輛車、10萬從業人員,以及司機和公司之間單一的承包方式。沈陽卷煙廠設計生產“的哥”牌香煙,也是表達對“的哥”一族的充分尊重和關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