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走得越快,一些古老的舊物越具有吸引力。就像在今天,懷著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味,人們開始尋找和收藏那些布滿灰塵的舊煙斗。今天,一個幾乎不抽煙的人也能成為煙斗收藏愛好者,煙斗,這個人類最古老的抽煙器具,在如今這個時代開始煥發出新的生機。那么,關于煙斗的歷史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煙斗的起源和發展。
煙斗的起源
煙斗具體起源于哪里,眾說紛紜,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煙斗是人類最初的抽煙方式。有學者認為,最古老的一類煙斗應該是貝專納人使用的土制煙斗:人們將煙集中起來放進一個小坑里點燃,待其紅熱并開始燃燒時立即用沙子覆蓋在上面,然后將中空的蘆葦稈插人,吸食火堆中煙草陰燃產生的煙氣。中亞的吉爾吉斯人也有用中空的樹枝來吸入土坑里燃燒的植物的煙氣的習俗。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印度士兵也在戰壕里挖出了同樣的“土煙斗”抽煙。
在摩蘇爾,考古學家挖掘出一個黏土密封的圓柱形物體,上面刻有一位國王抽煙的畫面,這一證據表明,至少在公元前十九世紀,亞述人已經開始使用管狀工具抽煙,也許是用于宗教儀式。這種魔法般的管狀工具在牧師和祭司手上隨處可見,在這些煙斗用具里,既可以燃燒百里香、薄荷和其他具有療效的草藥,也可以燃燒紙莎草、蓑衣草、天仙子和曼陀羅等香料,這些東西燃燒時產生的煙氣能夠讓人陷入愉悅、產生幻覺,甚至具有治療效果。
現代煙斗發展史
而現代煙斗的發源地毫無疑問是歐洲。自從哥倫布從美洲將煙草帶回歐洲后,歐洲各地便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煙斗,在19世紀卷煙出現以前,煙斗都是主要的抽煙工具。歐洲最初的煙斗是泥質的,造型簡單,外表粗糙,后來人們在泥質煙斗的基礎上發明了陶土煙斗。1660年英王復辟后,隨著經濟的發展,煙草使用更加普及,人們對于煙斗的要求也從最初的單純使用功能轉向了審美和實用相結合,英國工匠們設計和生產出陶質的長煙斗。
陶土煙斗是現代意義上的煙斗雛形,其制作工藝簡單,價格低廉,所以一經出現就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受眾甚廣。但陶土煙斗做工粗糙,造型簡單,煙斗工匠們為了迎合上流社會的需要,開始絞盡腦汁設計和制造出更加奢華的煙斗,到了18世紀,銀質、陶瓷、玉質和瑪瑙等材質的煙斗陸續出現。
隨著吸煙風氣的盛行,對煙斗的材質和吸煙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工匠們開始把眼光放得更遠更廣,實驗著一切可以用作制作煙斗的材料,到了18世紀中期,巴黎的煙斗工匠終于發明了海泡石煙斗。海泡石是一種白色、質輕的礦石,在歐洲最初是被用來雕刻成裝飾品使用的。18世紀中期,巴黎的工匠開始采用海泡石來制作煙斗,他們的作品雕工精湛,華麗高雅,一經面世就受到使用者們尤其是上流社會的追捧。
1821年,法國一位海泡石煙斗制造商到科西嘉島旅行,旅途中不慎把自己的海泡石煙斗弄壞,無奈之下只能請人用當地出產的一種小喬木——石楠的根莖制作了一只煙斗,以解燃眉之急。就這樣,一個改變了幾百年煙斗制作工藝和材料傳統的發明在意外中誕生了。
石楠根煙斗的出現是煙斗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革命事件,石楠根煙斗以其外表的美觀,內在良好的吸煙品質,以及相對低廉的價格,一經出現,立即就在各個階層的煙斗使用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由此一發不可收拾,在其后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里,風行世界,歷久不衰 。
煙斗在中國
在我國,煙草是明朝開始傳入的,在沒見到煙斗之前,人們常常使用旱煙袋、水煙袋和鼻煙壺。清朝時期,外國使館和商賈之流,將煙斗引入了我國,它也逐漸在皇親貴族和名流圈里嶄露頭角。
△益德成天然水晶鼻煙壺
關于煙斗的歷史和種類,還有很多。歡迎大家一起了解更多關于煙斗的趣聞,把玩各式各樣材質的煙斗,和志同道合的斗客交流抽斗心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