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的煙草種植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時期,當時主要以自栽自用為主。民國時期,煙草種植面積有所增加,偽滿時期發展較快,但仍以自用為主。解放后,煙草種植面積逐步恢復,并在“一五”和“二五”計劃期間持續增長。1960年代,由于煙草價格猛漲,外銷量開始顯著增加。1976年后,煙草生產進入高潮階段,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穆棱縣作為曬煙生產的商品基地,同時也是烤煙生產較早的縣份之一。自1975年以后,黑龍江省開始積極探索改良烘烤設施和烘烤技術,1983年至1990年期間迎來了烤煙種植的高峰期。
黑龍江省最著名的有四大煙廠,它們各自擁有獨特的歷史和輝煌。
哈爾濱卷煙廠的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由波蘭籍猶太人伊利奧·阿羅維奇·老巴奪與其弟阿勃拉·阿羅維奇·老巴奪在哈爾濱創立。起初,他們進口俄羅斯煙絲在本地銷售,很快發現市場上缺乏制煙廠家,于是便在哈爾濱中央大街附近開設了制煙手工作坊,這標志著哈爾濱制煙工業的開端。兩年后,他們在道里區西十三道街開設了“葛萬那煙莊”,生產俄式大白桿煙和普通卷煙。
到了1909年,企業更名為“老巴奪父子煙公司”,產品銷往北滿和中俄邊境,從此“老巴奪”這個名字開始廣為人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哈爾濱煙草市場競爭激烈,老巴奪父子煙公司與英美煙草公司合作,企業更名為“英商老巴奪父子煙公司”。1922年,位于南崗區山街一號(現一曼街65號,哈爾濱卷煙廠舊址)的新廠房竣工,英商老巴奪父子煙公司已擁有員工千余人,年產卷煙一萬余箱。
隨著哈爾濱的淪陷,老巴奪逐漸落入日本人手中。1938年,注冊成立“老巴奪株式會社”,后改名為“滿洲中央煙草株式會社”。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后,老巴奪的兒子回到煙廠擔任總辦,并恢復了“老巴奪父子煙草公司”的原名。
新中國成立后,“老巴奪煙草公司”于1952年被收歸國有,后更名為“國營哈爾濱卷煙廠”。哈爾濱卷煙廠擁有多個著名的煙標品牌。其中,“老巴奪”煙標以其深厚的歷史背景而聞名。20世紀60年代,國營哈爾濱卷煙廠出品的“古錢牌”煙標以其獨特的古貨幣圖案而著稱。此外,“太陽島”煙標以其行筆工整、遒勁有力的楷書字體而受到喜愛,而90年代開發的“靈芝”和“侯爵”牌號則代表了當時國內卷煙的高水平。在東北地區,尤其是黑龍江,“林海靈芝”作為一種地產低檔煙,在當地市場上有著穩定的銷量和廣泛的影響力。
海林卷煙廠的歷史始于1970年4月1日。初創時期,工廠經歷了由手工業向機械化轉變的第一次飛躍,購進了卷煙機、切絲機等先進設備。1971年5月,海林煙廠推出了“威虎山”牌卷煙。此后,海林卷煙廠主要生產“龍煙、威虎山、櫻花泉、海星、羚羊”等10余種產品。
1984年,海林卷煙廠改屬黑龍江省煙草公司領導,并經歷了多次歸屬整合,最終于2007年更名為黑龍江煙草有限責任公司海林卷煙廠。2020年9月,海林卷煙廠搬遷至牡丹江。
穆棱卷煙廠,四十余載風雨兼程,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煙草傳奇。穆棱卷煙廠誕生于1977年5月,初創時期以國營穆棱縣雪茄煙廠的身份亮相,專注于機制雪茄型卷煙和穿皮雪茄煙的生產。憑借其獨特的產品和穩定的質量,穆棱煙廠在市場上逐漸站穩了腳跟。1984年,工廠劃歸省煙草公司管理。穆棱煙廠在80年代的最大特點就是時代感強。1984年,馬季在春節晚會上演出小品《宇宙牌香煙》后,穆棱廠迅速注冊了同名商標,這一產品迅速火遍全國,甚至引來了云南昆煙的聯合出品。此外,穆棱煙廠還出品過《渴望》等香煙。1992年4月,工廠正式更名為穆棱卷煙廠。2003年12月,歸屬整合進哈爾濱卷煙總廠,更名為哈爾濱卷煙總廠穆棱分廠。
綏化卷煙廠始建于1970年,起初只是一個地方上的煙草企業。1984年,它正式劃歸為中直企業。2003年,綏化卷煙廠并入哈爾濱卷煙總廠。在過去的歲月里,它曾出品過綏化、紅獅、紫微星、北葉等品牌。
黑龍江煙草的歷史,是一部充滿奮斗與變革的史詩。從清末的萌芽,到民國的發展,再到新中國的繁榮,黑龍江煙草人始終堅守著對煙草事業的熱愛與執著。他們不斷探索、勇于創新,將黑龍江煙草推向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峰。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黑龍江煙草將繼續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為中國的煙草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