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中,處于秦嶺和巴山之間,長江兩大支流漢水、嘉陵江從這兒生發,物產豐饒,錦天繡地,金甌玉盆,如詩如畫。漢丞相蕭何曾說,“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大詩人李白的千古名篇《蜀道難》詠嘆的便是拱圍著漢中的秦巴大山。《宋史》載“漢中買茶,熙河易馬”,說明漢中茶業的興盛。《明史》說漢中“繁盛雖不及長安,亦陜西第二大都會也”。
漢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帶兵來漢中與劉備爭奪地盤,定軍山一戰失于黃忠,進退維谷斬殺楊修,為沖淡懊喪,進入褒谷賞景,見水激岸石,堆浪如雪,豪興大發,揮筆寫下“袞雪”兩個大字。隨從提醒:“袞字缺少三點水”。曹操撫掌大笑:“一河流水,豈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談。“袞雪”鐫刻于河中巨石,賞玩千載,作為漢魏石門十三品組成珍品,被列為國家首批重點保護文物,修石門水庫時鑿下,收藏于漢中博物館。
曹操題寫“袞雪”,影響很大。后人賦詩贊曰;”滾滾飛濤雪作窩,勢如天上泄銀河。浪花并作筆花舞,魏武精神萬頃波“。曹操手跡存于世間惟此二字,廣陵絕響,彌足珍貴,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藝術品位成為我國的文化珠寶,光彩奪目,熠熠生輝,蜚聲中外,價值非凡。人們常說,說曹操曹操到。毛主席有著名的詩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曹操的文治武功可見一斑。
1996年1月9日,漢中卷煙二廠(今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漢中卷煙廠)以優異的卷煙質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研制開發出八角包裝袞雪牌香煙,召開“袞雪”文化座談會,漢中知名學者、記者及有關領導參加會議,研討袞雪文化和袞雪牌卷煙。
1996年1月27日,漢中卷煙二廠在西安召開新產品袞雪牌香煙評議新聞發布會議,副省長徐山林、王雙錫、政協副主席董繼昌等有關領導及煙草公司領導參加會議,評議產品。主席臺前的“袞雪”(魏王)書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大家認為,袞雪二字是曹操絕筆,書法珍品,袞雪牌卷煙精品,融名人、名典、名煙為一體,為繼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寫下了重重一筆。
值得一提的是,《袞雪》(雙月刊),創辦于1980年,由漢中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純文學刊物。 第一位主編華彧先生選取“袞雪”二字作為刊名,是因被稱為“國之瑰寶”的摩崖石刻石門漢魏十三品之一“袞雪”相傳由曹操題寫,他希望漢中文學界繼承雄健深沉的建安風骨。多年來,王蓬的《漢中蜀道》,王祥玉的《張騫傳》,丁小村的《秦嶺南坡手記》,葉平的《中國朱鹮》,朱軍的《匹馬戍梁州》,清揚的《此情可待》,吳夢川的《梨花與朱鹮》,寧慧平的《褒姒》,李燕的《紙圣》和《架花》,宋丹丹的《秦嶺樂園》等,努力講好漢中故事,在當地讀者中影響不小。
有意思的是,漢中卷煙二廠曾和《袞雪》雜志合辦過有關欄目,煙廠職工的作品也曾登上此刊,一時傳為佳話。袞雪精神,值得繼承和發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