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煙的百年發展史中,有一個品牌承載著特殊的歷史記憶。它誕生于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曾是行軍背包里的 “硬通貨”;它見證了新中國的工業崛起,在尋常百姓的茶桌案頭留下過藍色身影。這就是飛馬牌香煙 —— 一個從硝煙中走來,在時代浪潮中不斷蛻變的品牌。
01?烽火中的軍需密碼:飛馬誕生的紅色基因
1943 年的山東青州,戰火正酣。新四軍第 2 師供給部在此秘密建立了新群煙草公司,這便是山東青州卷煙廠的前身。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戰爭環境中,煙草不僅是士兵緩解疲勞的 “精神食糧”,更成為軍隊籌集資金、支援前線的特殊戰略物資。飛馬牌香煙,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肩負起了 “軍需品” 的使命。
當時,新群煙草公司最初生產的是 “神龍” 牌香煙。然而,在那個強調軍民魚水情、崇尚樸素務實的年代,“神龍” 二字被認為帶有封建迷信色彩,與軍隊的革命精神不符。經過反復討論,象征著昂揚斗志與迅捷行動力的 “飛馬” 應運而生。這個名字既契合了騎兵部隊的颯爽英姿,又暗含著 “馬到成功” 的美好期許,迅速得到了全軍上下的認可。
作為隨軍煙廠的核心產品,飛馬牌香煙的生產條件異常艱苦。工人們在山洞里搭建簡易車間,用土法烘烤煙葉,手工卷制煙支。盡管工藝簡陋,但每一支香煙都凝聚著支援前線的決心。據老兵回憶,當時能分到一包飛馬煙,堪比獲得一次特殊嘉獎,士兵們常常舍不得整包吸食,而是拆開后互相分享,在煙霧繚繞中汲取繼續戰斗的力量。
02?從戰地到市井:飛馬的轉型與普及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國家工業體系的逐步建立,飛馬牌香煙的生產也迎來了新的機遇。1950 年代,上海卷煙廠接手了飛馬牌香煙的生產任務,將這個誕生于戰地的品牌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此時的飛馬,定位為低端大眾品牌,成為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最受普通市民歡迎的香煙之一。
這一時期的飛馬牌香煙,褪去了軍需品的神秘色彩,成為了市井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工廠的工人下班后,還是街邊的小販收攤后,都能看到人們掏出飛馬煙,點燃一支,在吞云吐霧中舒緩一天的疲憊。上海卷煙廠憑借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標準化的工藝,讓飛馬牌香煙的品質得到了穩定提升,年產量從最初的幾萬箱躍升至數十萬箱,成為了當時國內銷量最大的香煙品牌之一。
飛馬牌香煙的普及,不僅得益于其親民的價格,更在于它承載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能擁有一包飛馬煙,是許多人生活中的小確幸。它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建設熱潮,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一個鮮明符號。
03?包裝里的時代印記:飛馬的視覺語言演變
一個品牌的包裝設計,往往能反映出不同時代的審美與價值觀。飛馬牌香煙的包裝,從誕生至今經歷了多次演變,每一次變化都留下了深深的時代烙印。
早期的飛馬牌香煙,受限于戰時的生產條件,包裝較為簡陋。以藍色為主色調,采用復古風格設計,主圖案是一匹動態十足的駿馬。藍色在當時象征著沉穩與可靠,而那匹奔騰的駿馬,則寓意著勇往直前的精神,與軍隊的氣質不謀而合。這種設計雖然簡單,但卻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人一眼就能記住。
隨著時代的發展,飛馬牌香煙的包裝也在不斷創新。部分產品,如硬出口版,采用了紅色與黑色的搭配。紅色象征著喜慶與吉祥,黑色則增添了一份莊重與神秘,這種配色方案既符合國際市場的審美需求,又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包裝上的飛馬圖案也更加精細,線條更加流暢,駿馬的姿態更加矯健,展現出了品牌的活力與生命力。
無論是早期的藍色主調,還是后來的紅黑搭配,飛馬牌香煙的包裝設計始終圍繞著 “飛馬” 這一核心元素,通過不同的色彩和風格,傳遞出不同時代的精神內涵。它不僅是一種商品的包裝,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記錄著時代的變遷。
04?結語:飛馬精神的延續
從戰火紛飛的年代到和平建設時期,飛馬牌香煙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它從一個隨軍生產的軍需品,成長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大眾品牌,見證了中國煙草工業的發展,也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
如今,雖然市場上的香煙品牌琳瑯滿目,但飛馬牌香煙依然以其獨特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在消費者心中占據著一席之地。它不僅是一種香煙,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代表著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這種精神,將繼續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不斷前進。
飛馬踏煙,歲月留痕。這個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品牌,必將在未來的歲月中,書寫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