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綠皮車”不應為吸煙者開“綠色通道”?
據央視報道,我國高鐵、飛機、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大多已經實行了禁煙。然而普速列車,也被大家稱為“綠皮車”,至今還存在著“吸煙區”。前不久,一名乘客深受車廂“二手煙”困擾,將鐵路部門告上法院,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審理了這起案件。
在列車上吸煙引發官司,已不是第一次了。2017年6月,大學生小李因在列車上遭遇二手煙,反映后無法制止,將負責承運該車次的哈爾濱鐵路部門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哈爾濱鐵路部門取消該次列車的吸煙區標識及煙具。
時下,諸如高鐵、飛機、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已實行全面禁煙,不但張貼有明顯的禁煙標志,其廣播也會反復提醒禁止吸煙。此前也發生過個別乘客因在車廂廁所吸煙觸發緊急停車警報,被依法處置的情況。被公眾俗稱為“綠皮車”的普速列車同樣是公共交通工具,卻成為一個例外,甚至專門在兩節車廂的連接處設立“吸煙區”,這在倡導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大背景下,顯得有些突兀。
從普速列車的設計和管理上來看,煙霧可能不會觸發警報,不存在有人吸煙導致列車剎車或停車的后果,但我們之所以主張公共交通工具上禁煙,不僅僅是為了消防安全,更是為了避免二手煙危害公眾健康——在車廂等封閉環境中,煙霧不容易消散,帶來的危害更大。既然都是公共交通工具,在禁煙的問題上就該一視同仁。
我國從2011年起實施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就明確,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消防法也規定,容易引發火災的區域禁止吸煙。此外,北京、天津、青島等地也都實施了嚴格的控煙條例,明確公共交通工具上禁止吸煙。可見,在包括“綠皮車”在內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上全面禁煙,有法律法規依據。
不僅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嚴格控煙的隊伍,而且有法院相關判決的導引,有關部門應當充分兼顧不同群體的現實訴求,有計劃、分階段地推進、過渡,盡早執行落實關于控煙的規定。“綠皮車”為吸煙開辟的“綠色通道”,該關閉了。
半月談:綠皮車不需要禁煙?控煙不能厚此薄彼
普快列車需不需要禁煙,成為近期熱議的話題。近年來,鐵路上因為吸煙引發的爭議屢見不鮮,一些地方鐵路管理部門甚至因控煙不力被告上法庭。當各地密集出臺公共場合控煙條例,高鐵、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禁煙成為共識,普快列車照此辦理不應有所遲疑和猶豫。
印象中,以綠皮車為代表的普快列車車廂里總是五味雜陳,其中的煙味更是揮之不去。的確,很長一段時間里,普快列車為百姓提供了最具性價比的長途出行方式。那時候,春運期間,一張普普通通的紅色車票可以讓歸心似箭的游子們甘愿起大早、排長隊,即便回家的車廂中超員嚴重,甚至連車廂連接處都沒有立足之地。旅途環境尚且如此,煙味這種小事自然沒有人去計較。
但是現在,時代變了。翱翔天宇的客機航線密如蛛網、窗明幾凈的高鐵列車馳奔原野、走村串鄉的城鎮公交便民惠民……交通工具的乘坐環境大為改善,文明出行日益成為迫切的民生需求,那些因人們忍讓而存在多時的習慣,也該到了終結的時候。
普快列車禁煙控煙,不應成為一件難事。高鐵、飛機的禁煙力度之大、懲罰措施之嚴,不必多說。即便在長途客車上,禁煙標志隨處可見,也很少有乘客主動吸煙。在公交車上,吸煙更是難以想象,吸煙者臉皮再厚也難抵周圍人怒目而視。與這些公共交通工具相比,普快列車并沒有特別理由,可以成為禁煙控煙的治外之地。
普快列車禁煙控煙,是對公眾健康的基本尊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實行禁煙控煙,不是優待非吸煙人士,更不是歧視煙民。因為二手煙的危害,并不會根據主動吸煙或被動吸煙而變化,吸煙者同樣會受到二手煙的戕害。一口煙,看上去毫不起眼,但就是在吞云吐霧之間埋下了疾患的病根。
普快列車禁煙控煙引發熱議,背后是人們對更好生活品質的追求。當我們擁有更充裕的出行選擇、更科學的健康追求時,那些不合時宜的言行舉止就顯得格外扎眼。不能因為這些言行舉止曾長期存在,就想當然認為合理、合情、合規。
就讓滿身煙味的普快列車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吧!
中華鐵道網:為何社會大眾揪著綠皮車抽煙不放?
前幾日關于普速列車禁煙的禁煙投票和車內抽煙現狀的實拍輪翻上了微博熱搜,綠皮車應該全列禁煙嗎?一時間全社會都在揪著這個問題不放,看似是在拷問鐵路部門,實則是人們對出行的美好環境的追求。
有人調侃,這是在跟成百上千的煙民作對,事實上這種“作對”是積蓄在遭受二手煙困擾的人集體發聲,甚至有乘客將鐵路部門告上法庭,要求取締吸煙區。列車吸煙區真的“存在即合理”?有專家指出,吸煙區從有載客列車起就存在,車廂連接處有抽風系統,但并不能完全抽完,仍有煙霧會擴散至客廂。截至今年5月31日,全國有100列普速列車實施全列禁煙,不及普速列車總數的百分之一。
全網評論幾乎是一邊倒:支持禁煙。大家各抒己見,發表觀點,一系列的質疑原因一是鐵路部門致力于提高服務質量,卻在列車禁煙上“長短腳”,高鐵的禁煙標準為何不用在普速列車上?為什么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細化列車禁煙,分清責權?現實是由于沒有法律法規,乘務員不好管也不敢管,乘警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二是因為人們對健康權的覺醒,封閉空間里為什么作為旅客的自己要承受二手煙的傷害,出門旅行,不是來做“凈化器”的。這也反映出人們對出行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要求越高,相關部門才會重視,做的更好。只有全社會參與進來,才能維護更多人的利益訴求。
各種評論里也有一種悲憫的聲音,說車廂里抽煙是勞苦大眾在車上的排遣,禁煙太殘忍了,剝奪了旅途中苦悶的人為數不多的快樂。但在筆者看來,揪著綠皮車吸煙問題不放,不是大家閑著無聊,也不是忽視底層勞苦大眾,正是為了人人健康而呼吁,健康才是一切快樂的根本,沒有健康,人生的旅途都顯得無力,抽多少煙也換不來人生接下去的行程所體會到的快樂。
列車禁煙,勢在必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