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乘坐火車,到了火車站候車室,就看見有一位年輕人向工作人員詢問吸煙室在哪里?被告知,我們車站沒有吸煙室。于是,那位年輕人又希望提前進站,到站臺上去吸煙。但遭到了拒絕。如果人人都像他這樣,煙癮上來了就提前上站臺,那么車站的秩序豈不要亂套了?還記得一次,我和幾個同事去西安,其中有一位煙癮特別大,坐了一個小時實在熬不住了,正好中途停車,他立即跳到站臺上過癮。沒想到列車很快關閉車門了,嘟嘟嘟聲一響,他一看,壞啰,在車門關閉的最后一秒如豹子般傳了進來。真是好險啊!如果他人沒有鉆進來,衣服被車門夾死,而車子又啟動了,人就會有生命危險。這樣的例子已經發生過多次了。
由此可見,有煙癮的人,一日不得脫離抽煙的困擾。香煙對于他們來說,就是生活必需品,時時刻刻都不能遠離。否則生活狀態就會焦躁不安,感覺到難受。
但畢竟吸煙有害健康。這個已經是全球的共識。由于一些醫療健康專家的強烈建議,政府最終規定煙草企業必須在產品外包裝上面明確注明“吸煙危害健康”或者“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的字樣。在一些國家或地區,設立了無煙車廂、無煙候車室,基本上大型公共場合都有禁止吸煙的標語、標牌。但這完全阻擋不了煙民對煙草的強烈依賴,而且煙民數量在持續上升。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全班同學中完全不吸煙的男生就已經寥寥無幾了,包括我在內,一共加起來也就五六個人而已。
但總體來說,不吸煙是對大家都好的,對家庭也好。而且醫學上證實,即使是一個幾十年吸煙史的老煙民,一旦他開始戒煙,哪怕只有短短數日,就可以立竿見影看見身體狀態往好的方面發展。體檢報告就是證明。但很多煙民特別苦惱,他們也知道吸煙不好,也特別希望戒掉,但是每次都會失敗。那么,如果幫助他們徹底地擺脫這種屢戒不改的窘境呢?科學研究人員給出了一些經歷過長期有效實踐的方案步驟。只要您按照這些步驟來,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是會戒煙成功的。
首先,要明確一個開始戒煙的日期。可以在紙上寫上“我,xxx,從某某日開始戒煙了”,貼到床頭,或者冰箱上。這是一個儀式,儀式感對人的心理有潛移默化的改變。
再次,要積極的改變生活環境。如果是家里,那些香煙、煙灰缸都要統統的丟進垃圾堆。在工作場所,如果可以的話,把煙灰缸移動到看不見的視線,可以藏在桌子下面,放到衛生間馬桶后面。
再次,也要阻止別人在你面前抽煙,這個很重要。別人吸煙會產生一個示范效應,對于你戒煙工作是不利的。阻礙別人吸煙,你不但免受“二手煙”的影響,自己也會堅定信心。
再次,總結以往的戒煙經驗,有效的經驗,這次就強化起來。
再次,可以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中公開自己戒煙,比如,告訴親人、朋友、網友,你即可開始戒煙了,請督促我。這樣你會得到他們的鼓勵。他們的鼓勵,對于你來說,既堅定了戒煙的意志,也是一個鞭策。因為既然你開口發誓了,如果自己主要毀誓言,就會讓他們認為你沒有誠信,為了“面子”,咬牙也要堅持到底,就是要給他們瞧一瞧:一旦我決心做一個事情,從來沒有“半途而廢”這四個字。
再次,還要轉移注意力,這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吸煙就是閑出來的,為了打發時間,所以吸煙。你可以出去釣魚、騎車、散步。現在疫情期間,外出不便,那么你可以看書,然后上網寫一寫文章,把看書的心得寫下來。既陶冶情操,也有益于身心健康。你還可以烹飪美食,有一個著名的美食專家,賬號叫做“海外美食專家冰清”,她會經常分享一些美食方面的心得,你可以去鑒賞一下美食文化,轉移注意力。
再次,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要改變一下固有的生活習慣。比如,之前你是六點鐘起床,現在改為一律六點半。原本你從單位下班是開車,現在改為騎電動車或者自行車。如果你一直走某條路線散步,你可以換一條路徑試試。不怎么鍛煉身體的人,可以在空閑時間騎車鍛煉。新的生活習慣,也會對你的戒煙有一些幫助。
再次,一定要積極地保持開朗的心情,不要郁郁寡歡。郁郁寡歡的人,就不容易戒煙成功。陽光快樂的人,戒煙非常容易。
再次,即使這次戒煙失敗了,你也完全不要自暴自棄。科學研究證明,如果嚴格按照上述的步驟,一個煙民即使戒煙失敗,最多最多三次也會徹底戒掉。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決心和毅力。
最后,寫文章都要首尾呼應,所以我們也回到文章的開頭,香煙對于煙民們來說,真的就是生活必需品,很多煙民就是不想戒煙,那么對一大部分煙民來說,他們真正需要的,不是關于戒煙的幫助,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吸煙區或是吸煙室,總之就是一個能讓他們抽兩口煙過煙癮的地方,對他們來講,吸煙有害健康,但沒有一個安全的場所吸煙,更影響健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