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618消費數據顯示,國貨消費成熱點。
伴隨大眾對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信感的顯著提升,大量增長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地回流品牌國貨。國貨企業通過品牌升級迎合年輕消費人群的喜好特性,通過社群電商等模式深入年輕人社交話題,同時,完整高效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則為新國貨的崛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新國潮”正成為新消費市場最具吸引力的標簽。
如今,年輕人習慣網購花西子的散粉、追捧帶有“中國李寧”logo的運動衣,喝元氣森林的氣泡水,喜歡老字號跨界的新產品……一份針對新國貨618消費趨勢的調查報告顯示,新國貨品牌大量涌現,并全面滲透消費者的家庭、職場和社交三大主要生活場景,正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變化之一。
新國貨品牌的崛起呈現怎樣的趨勢?未來這一領域還有哪些機會?新電商在其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近日,稻香村、老才臣、德青源等數十家新國貨品牌代表聚首“新消費、新國貨、新品牌”論壇,論道新國貨勢起的背后力量。
民族自信崛起,新國貨成年輕人“社交符號”
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購物車,正在被新國貨“承包”。
京東發布的今年618購物節數據顯示,京東236個品牌銷售過億,其中中國品牌占比達73%。2020年,中國品牌的用戶數同比增幅比國際品牌高出18%。
抖音618好物節數據報告顯示,瀘州老窖、百雀羚、內聯升等老字號迎來市場新增量。天貓海外稱,五大國貨運動品牌(李寧、安踏、回力、挪客和keep)的境外銷售額同比均超50%。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在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的2020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中看到,以“90后”“00后”為代表的Z世代展現出“易被種草、樂于嘗新”的一面,給國貨品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這批年輕消費者對國貨品牌的購買動機不是因為價格,只是出于民族自豪感。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喬晗認為,“Z世代、小鎮青年、新中產這類新消費者自我意識覺醒所帶來的消費行為改變,帶動了消費市場的變化。新國潮正從‘中國元素’向‘中國旋律’轉變。”
對年輕一代而言,蘊含豐富傳統文化元素、更符合消費特性和心理習慣的新國貨,正成為他們的“社交符號”。可以說,正在崛起的“民族自信”“文化認同”力量,對國貨之風的演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喬晗發現,新一代年輕人的很多消費行為更愛國,“李寧為什么突然之間火了,因為打出了中國李寧的logo,飛鶴乳業也是直接打出了中國飛鶴,中國品牌只要敢打中國XX,如果經營得好一定很容易活,因為非常適合民眾的心理。”
她指出,不僅僅是Z時代年輕消費者,包括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對于新國貨的消費更加追捧,這和我們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民族強盛是分不開的。“未來20年,一定是新的國貨品牌不斷崛起的時代。”
創新商業模式、切入細分領域、強化年輕基因、主打情感溝通牌
消費者從追捧國外品牌到掀起“國潮美學”風尚,令大量中國老字號和新晉國貨的品牌勢能迅速崛起。
喬晗長期研究領域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和科技創新,她將新國貨品牌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新銳品牌,主要聚焦在食品和美妝行業。“這兩個行業的產生速度是最快的,很重要的特點是開辟藍海市場,發現一個新的細分領域,把它做透打穿,像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和花西子就是很好的代表。”
第二類是民族品牌,強化的是年輕基因。她曾經把李寧登陸紐約時裝周的圖片拿出來問學生,哪里吸引了他們?學生們說最吸引他們的是四個方塊字“中國李寧”,中國的運動服進行了改良之后穿到了紐約時裝周,引發了民族自豪感。而傳統家電品牌美的集團因為數字化轉型,強化了年輕基因,突出愛國主義精神,加碼新智造,也贏得了新一波年輕人的市場。
第三類是老字號品牌,近些年老字號品牌通過不斷擴展創新銷售渠道獲得新生。她表示,“老干媽衛衣亮相紐約時裝周,大白兔奶糖唇膏上線2秒銷售一空,還有云南白藥、美加凈等等,都是老字號品牌積極擁抱互聯網,擁抱新經濟獲得新生的代表。”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品牌稻香村近些年推出了不少“網紅”產品。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百年老號何以始終“活力滿滿”?稻香村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劉志勇表示,“核心秘訣是創新精神。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發什么。我們是站在傳統文化的肩膀上創新。”
數字顯示,稻香村2020年月餅銷售額高達2.6億塊,它們去年也嘗試了和康師傅、王者榮耀、迪士尼的IP以及老字號東阿阿膠的跨界合作。據劉志勇介紹,隨著市場需求變化,稻香村在努力耕耘B2B的柔性定制和B2C的千人千面,“背后其實是整個產供銷研全鏈條上下游的聯動,需要設備改造、生產改造、工人提升、營銷反饋以及市場調研等一系列動作。”
新國貨品牌的崛起,有的是切中了市場中未被解決的新訴求,因此迭代出新的品類,例如更高端的速食、主打0糖0脂的新品牌飲料、專為健身人群打造的減脂健身類食品等。此外,消費端對情感溝通的需求,審美升級、對社交媒體的依賴等也為新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借勢條件。
同樣抓住國貨升級潮流機遇的還有德青源。去年疫情期間,德青源向湖北疫區捐贈了508萬枚金蛋。德青源電商總經理于飛告訴記者,當時她把德青源電商雞蛋本碼改成2020中國加油,“希望可以通過這樣一枚小小的雞蛋,傳遞溫暖。”
“從土生土長的北京地方品牌走向全國品牌,電商、新零售、數字化不可或缺。”于飛說。
借助社群電商,品牌更快觸達消費者
社群電商在中國旋律的品牌和產品推廣中具有天然優勢,也非常契合當下消費人群“產品+內容+社交”的購物需求。
恒都集團幾年前便開始入局社群電商探索,在無須打廣告的前提下,只通過私域流量主對消費者的高效觸達,便讓其在諸多社群電商平臺創造了奇跡。恒都集團副總裁魏文曉對記者表示,品牌一定要勇于嘗試通過社群電商獲取新鮮血液。“流量不是永恒的,需要好好經營。”
無獨有偶,在北京建廠30多年,以腐乳和料酒發家的老字號品牌老才臣,也在積極擁抱社群電商。老才臣營銷副總裁陳澤華認為,“品牌方不僅要拓寬流量渠道,更要做好運營,了解各個社群電商平臺規則、屬性、消費人群、活動要求,更重要的是企業還要有能夠匹配產品銷售快速爆發的供應鏈能力。”據悉,目前老才臣在中國有多個物流供應云倉,滿足各地域消費者對各種調味料的追求。
對于國貨品牌而言,目前的機會遠大于挑戰。
在夢餉集團副總裁巨穎看來,社群電商平臺上每個店主都是小小的一條魚,但是數百萬店主加總的“魚群”能量則非常強。通過這些店主超百萬社群,短時間內可觸達數億消費者,展現出魚群強大爆發力。對于品牌而言,一個個社群構成了連接用戶的分布式網絡,通過這個網絡,品牌獲得了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的最短路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