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是一件純粹的個人喜好和生活習慣而已。對于吸煙的人來說,煙民就是一種身份認證、自我標簽和一看就知道明白的特征特質。好找好認,見了看了誰都知道。不過,我們每個人的身份除了被人認可之外,還會有其他的各項附加的認知信息,譬如,一身還能有的其他角色定位和兼職、醫護人員兼職志愿者等等,煙民身份之外,煙民還能是什么角色和定位呢?
1.消費者。
煙民,自然是消費者,消費的就是煙草制品。他和其他的消費者有相同,也會有許多的不同。相同的就是,都是選擇每一種或者多種消費品,享受物品價值和使用之后帶來的幸福感或者體驗愉悅感。不同的就是,每一種選擇后,由于身份帶來的選擇性的大小舒適感不同。你讓煙民去做個售貨員,我估計他每天總想往煙店里跑跑坐坐,那種內心的沖動和渴望是其他的商品無法完全替代的。同樣,其他消費者,你讓他坐鎮煙草店里,估計他也會坐不住的。人以群分,大概說的就是如此的吧。我們尊重每一個消費者和他選擇的消費習慣,當然也包括煙民自己了。
每個人群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帶來的后果就是喜歡的東西也不同,喜歡就是真心喜歡,討厭的東西就是真心討厭了。煙民首先是個不折不扣的消費者,這絕對沒錯的。
2.收藏者。
煙民,也會是一個收藏者。他會因為吸煙多年,掌握了一些煙草的基本鑒別方式方法,會知道哪些煙草的不為人知的品鑒、鑒藏的方法,哪個廠家的那個字頭字號,會有升值空間等等。接下來,他還會根據吸煙的經驗,多多少少收藏些他眼里自認為的好東西。煙盒,煙標,煙具,煙有關的物品,讓自己沉浸在吸煙及其品吸帶來的價值體現中。他的收藏不一定是全面的、復雜的、立體的,也可能會因為個人愛好專門收藏某一種、某一類的和煙有關的物件、物品,流通券,甚至一種獨特的鼻煙壺等等。
吸煙吸的多了,就會有些許經驗和說法。能讓人沉浸在這種解讀中享受,也算是個不錯的愛好了吧。化煙為友,與煙交流,在享受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和文化文明境界。
3.宣傳者。
煙民,會有愛好,也會有不快。每當于此,他會選擇分享、交流和吐槽。把好的分享給身邊人,把不好的也讓身邊人汲取教訓,避免自己的遭遇身邊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這就是個好的宣傳者了。他不是自我標榜,也不是自我獎勵,只是實打實的把自己的遭遇、經歷過的事情,現實版的分享出來,像個活雷鋒一樣的。我們大家都會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遇到了好事情,總想著和同事們身邊人說一聲,哪怕大家會看著其他,可是我說的還是眉飛色舞的。反之亦然,不好的東西,別人不問,我也會抓緊說出來,生怕別人和我一樣上了當,做了替代品一樣的。
同理心,會分享,宣傳著煙草的好與不好,甚至還會帶上討厭或者欣喜的另一面,每當此時,我們身邊人聆聽、欣賞或者與你同歡,都是煙民應該有的樣子和表情。
4.維護者。
煙民,會為了某一種品牌、某個規格的香煙,或者香型,價格,宣傳用語,品牌推薦的招數,都會極大地喜歡或者厭惡。而對于那些喜歡了的,就好像是沒有來由的由頭,總是贊不絕口,如數家珍,而對于那些討厭的、厭惡的,就顯得無與倫比的憎恨、討厭,說出來就像吐出來一樣的。這每一種維護,說出來的都是心經,吐槽出來的,也還是心經的翻版。不管是哪一種,他都會選擇維護,維護這個維護哪個,甚至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件,也會斤斤計較,毫不吝惜贊美之詞。這樣的莫名的喜歡或者討厭,在于人類之間的共同情感吧。認了追隨了,就是了。
扭轉,改變,很難的。就讓他說出來,暫時別按下暫停鍵。只管讓他訴說,我們就是個吃瓜群眾,權當是為別人的愛好欣賞或者一言不發的默默看著。
5.辯論者。
還有一種煙民,喜歡什么了,就總喜歡找人論理。他說他的好或者不好,你插不上嘴,你要是插上嘴了,他會急眼、白眼或者歇斯底里的爆發。我們把他稱之為吸煙辯論者。這時候,你就只管聽聽,少發言、少插話,等他說完了,你再找幾個證據反駁他,我想,他是會停歇的。否則,你就是沒有重點的了,他就是絕對的主角了。本來,你喜歡你的,我喜歡我的,可是這種人總是自以為的喜歡,把他的喜歡凌駕于其他人之上,這就不好辦了。世界是你一個人的世界嗎?我看不是的。總要允許別人說話,做事,走路,顯得我們不一樣,這就好。
再偉大的辯論者,總需要聽聽別人的意見吧。吸煙與否、多少,喜歡什么牌子,怎么吸煙更好,他和你的觀點不一樣,就要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嗎?恐怕沒有這個道理吧。
6.反對者。
有的煙民,可還挺奇怪的。你正吸煙,他吸的牌子和你不一樣。他就表示出討厭、厭惡之色,甚至當面遞給你他的煙,也不問問你是否喜歡這樣,就自做主張了。我吸我的煙 ,你吸你的煙,我們各有喜歡,這不挺好的嗎?可是在他看來,你就應該和他保持高度統一,他喜歡的這種牌子煙真的是太好抽了,你不抽,就是不好的表現。哪有這種道理呢。天底下的大路,每一條路都能通到羅馬去,只認一條路,不好,真的不好。反對意見,可以保留,只是不要自以為是的就好。只為別人的好,就真的好嗎?說穿了,這就是一廂情愿的喜歡而已。別人還不一定領情呢。
反對對面的人吸某種煙,反對別人反駁我對吸煙的看法,這種做法,就是不對的、不好的。大家都是煙民,也都有各自身份,何苦你的就是對的,別人的就一定是不對的呢。
“煙民”身份之外,你還能是什么?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自然表現出來的也會是不一樣的天地人和。只是,我們應該容許別人嘗試、喜歡這個,或者喜歡那個,我們也有權選擇自己的愛好。這才是大千世界的常理。
每個人的身份由于場合、地位和認識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身份表現。煙民的身份,也會這樣的。不過,煙民和幾乎大多數人一樣,也會有因為喜歡吸煙的種種快樂、愉悅和幸福感爆棚,也會有低潮、山谷和一個人靜思的風景落寞。不管是什么,我們都要堅持——美,在于我們身邊每一個人。
煙民,身份,認知,我們都是自己的主人。在主場還是客場,我們作為煙民,都是和愛同行的人。這樣認識,出發點找對了,天地人和和諧安寧,就很好了。
你吸你的煙,我看我的風景。或者,我們一起吸煙,聊著,看著風景,都挺好的。這樣多重的角色,立體呈現,會讓煙民有“回家的感覺真美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