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便宜肉的大媽,一言不合就“拔河”。
談到打折商品,我們首先會想到在超市“沖鋒陷陣”的老年人,一有臨期食品特價促銷,大爺大媽便一改往日老者姿態變身“蒙古勇士”,打折食品好似孱弱敵軍被一掃而光。
現如今,在臨期食品“戰場上”沖鋒陷陣的不僅有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加入其中,他們在新興的臨期食品店可以用低價買到高品質進口食品,依云一瓶3.5元,用10-20元就能買到一瓶不錯的進口紅酒,一些本不便宜的蜜餞在店里售價僅為1.5元。
臨期食品是指食品即將到達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屬于安全食品的范圍。
圖注:食品保質期臨界標準
據統計在臨期食品消費群體中,26-35歲的年輕人占近半數,這意味著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正慢慢轉變選擇高性價比商品,不再為傳統消費觀念和“體面問題”所牽絆。
如今購買臨期食品成了理性消費的代名詞。
隨著臨期食品消費群體不斷擴大,各種臨期食品店如雨后春筍般瘋長,爆火的好特賣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好特賣,從創立之初到現在該品牌旗下已有400家門店,去年9月好特賣獲得了日初資本和金沙江創投的A+輪融資,這是好特賣完成的第四輪融資。
這些店鋪的臨期商品來源于生產廠家,渠道方和大小商店等等,由于進價低廉,所以即使以超大折扣出售也有很高利潤,好特賣的食品和日用品一般以原價2-6折出售,可一些商品利潤空間卻仍高達50%。
好特賣有60-100名采購員,他們每個月需完成采購金額指標1.5億元,如此巨大的采購金額確保門店商品種類豐富數量充足。
一些好特賣旺鋪每天流水4-5萬元,月營收達百萬元,不過門店收入受店鋪位置等因素影響嚴重,一些虧損的門店在開店后只堅持了不到三個月。
此外,疫情的出現對世界經濟影響嚴重,不過這只“黑幽靈”卻無意間給臨期食品產業發展以巨大的幫助,由于各國加大對進出口的管控以及時不時按下“暫停鍵”,各地廠商和倉儲出現大量滯銷的臨期食品,正是因為貨源的穩定和充足,才使在國內出現已久的臨期食品店在近兩年突然爆火。
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超過三萬億元,即使按5%的庫存沉淀來算,臨期食品規模約為1500億元。
除了好特賣,“食惠邦”,“小象生活”,“好食期”等臨期食品店鋪相繼完成融資,一場激烈的競爭不可避免。
2016年上線的好食期以網店形式發展,除企業APP以外好食期在微信,淘寶等平臺同步銷售,注冊用戶破億并早在三年前就得到阿里巴巴1.1億元融資,好食期與好特賣的競爭不僅是兩個品牌的較量,更是網店和實體店在這一市場的又一次PK。
臨期食品店中商品琳瑯滿目,雖然這代表著該產業發展迅速,產業鏈日趨完善,但也反映出我國嚴重的食品浪費問題,我國食物浪費占全球三分之一,每年糧食浪費總量達驚人的1.35億斤,如果該產業能規范發展,不僅能大大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糧食浪費問題。
從疫情對臨期食品產業進行“反向操作”到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這項多贏的產業可謂是占盡天時和地利,若能再占“人和”,即企業走正確的發展道路,該行業前景不可估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