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數字化背景下客戶服務便利度消費調查報告》,通過選取與消費者日常息息相關的48個App平臺進行服務便利度調查,發現有52.9%的消費者遇到過“機器人”答非所問、客服“踢皮球”、投訴層層轉接卻不解決問題、甚至投訴無門等情形。
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智能客服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消費服務,但正如調查報告所指出的,某些智能客服難以順暢溝通,服務質量和問題解決效率都難以讓消費者滿意,甚至因機械式的溝通障礙讓消費者感覺堵上添堵。客服是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服務的重要途徑,也是消費者遇到產品使用問題后尋求解決方案的首選渠道,應該始終擁有濃濃的“人情味”,提高消費者滿意度,提升消費者體驗度,數字化的智能客服不應成為消費者要闖的“關”,而應成為消費者遇到風雨時撐起的“傘”。
“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適應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趨勢,構筑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如何讓全民暢享數字生活?讓消費者享受到充滿“人情味” 的智能服務,也是不能缺少的重要內容。數字化背景下,智能客服的完善提升更應以人為本,真正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出發,分析識別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語言習慣,為需要解答的常見問題“畫像”,提升客服系統的識別能力、響應速度,提升系統回答問題、解決問題的智能水平,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提供良好消費體驗。
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詢、售后服務,回應消費者訴求,完善提高系統的智能系數固然應該,人工客服也不該缺位,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答非所問的“標準答案”、人工語音的流于形式更加不友好,往往導致老年人咨詢無門、投訴無路。在服務的界面里,應為“銀發族”建立起綠色通道,提供更多“一鍵式”操作,順暢老年人與人工坐席之間的連接,不做“雪上加霜”的事情,只提供“雪中送炭”的服務,保證這一數字時代的“弱勢群體”跨過“數字鴻溝”,共享生活的美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