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老爸身體難受,去醫院檢查后做了個微創手術,由于手術治療并不大,我還在異地工作,妹妹幫我接下了照料老爸的活兒。
在醫院住了近十天后,老爸康復回家療養。妹妹跟我說:“老爸此次住院治療盡管遭了些罪,但卻把煙給戒了。”
“不會吧,爸抽了近30年的煙了,怎么可能說戒就戒了呢?”我有點不太相信。
為什么我不相信老爸能這么容易就戒煙呢?說來話長。
為抽煙找了個“合適”的理由
我老爸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在我很小時,爸爸是不抽煙的。大約在1991年,一個鄰鄉做買賣的人趕到了我家,說帶上我爸一起做買賣。他們做的買賣,實際上就是走鄉串寨交易耕牛。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我家的經濟條件在老爸的拼搏下有了很大改善,成了全村第一家鋪平混凝土庭院的人家。
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老爸學會了抽煙,他的理由是——在外面走,不抽煙如何結識人?如何談買賣?
“煙搭橋酒引路”是老爸常掛在嘴里的,也變成他抽煙的書面通知,終究他也是個“商人”嘛。
家庭戒煙“風波”從未停下
老爸剛開始抽煙時,我媽媽是反對的,后來就做了讓步,說就算是必須要抽煙,也得是在交易有把握能成功的條件下,萬不得已可以抽一根。
可老爸壓根做不到。抽煙的人都了解,煙抽上是有煙癮的,哪能你計劃什么時候抽就什么時候抽呢。
因此,那時他們經常為抽煙的事吵架。有一次正在莊稼地干活兒時,老爸點了根煙,老媽就跟他大吵大鬧了起來,氣得老爸把余下的半盒煙丟在土里狠狠踩爛了。
但沒過兩天,老爸就又抽上了。 這樣反復次數多了,老媽干脆不再說他抽煙的事了。
之后,我們姐弟逐漸長大些了,就特意收集一些抽煙有害健康的知識和照片給老爸,期待他能戒煙,結果都沒成功。近幾年來,過年或過節回家,看老爸抽煙干咳時,我也曾取下他嘴里叼著的煙說一句:“爸,年齡大了,少抽點吧。”他也只是點點頭不吭聲,但照抽不誤。
老爸口中的戒煙緣由
所以,當妹妹告訴我老爸戒煙了時,我基本是不信的。還特意打電話詢問他。老爸回復說:
剛住院時,的確特別想抽煙,而醫生告之不可以,所以不敢抽。
我故意說:“那如今你不是康復了嗎?可以少抽點。”
老爸說:“不抽了,年紀大了,又做了這個小手術,以后掙不到錢,每天抽煙也是筆耗費,還要看你媽黑著個臉,還要聽她叨叨個不斷”。
聽老爸說完,我沒有因他戒煙而高興,相反,內心卻越來越不是滋味。我已經明顯感覺到老爸也并不高興。
我內心猶豫了一下,還是告訴他:“老爸,你不要想太多,想抽煙,我給你錢。只要你高興,你可以少抽一點,抽煙的錢我還是能提供給你的”。可他卻把上邊得話又重復了一遍。
在老爸看來,自身年紀大了,掙不到錢了,也就沒有資格抽煙了。他的語調里,摻雜著的是傷感、失落和無可奈何。
反思
讓老爸下定決心戒煙的原因,不是健康,而是因為自身掙不到錢了,不愿看別人的臉色。這讓我內心五味雜陳,并不因為他成功戒煙而開心。
這不屬于正念的更改,只是消沉的更改。
人到上歲數之后,最怕的是用悲觀的心態來對待日常生活,消沉心理狀態有可能會引起一些其他難題,比吸煙有害健康更讓人擔憂。老人身體素質一年比不上一年,一個好的心態對身體身心健康而言,是十分關鍵的。
我希望看到這篇內容的人都能明白:
假如你已經是個老年人,千萬不要因為年齡大了,干不了活兒,就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用的人。人這一輩子,誰都是會衰老,沒人能永遠十八歲,這是自然法則。如果您長時間用年邁無用這樣的念頭否定自己,日常生活就會越來越不順心,身體也會隨之發生大量問題。
假如你正值壯年,別忘記關注已上年齡的爸爸媽媽,他們除了身體在變老,更令人擔心的是生活觀念也會隨之變老,很容易進入到“年邁無用論”的自我否定中。
對長輩的撫養,除了給他物質上的投入,精神和心理狀態上的關愛更為重要。
我老爸戒煙了固然是好事兒,但他如果因此而消沉,就不值得慶祝。我也因此下定決心,除了給他錢,讓他經濟上從容一些,更要常回家看看,從精神上讓他振作起來,做一個快樂、積極、身體和精神都健康的老年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