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指出,“鼓勵商貿流通業態與模式創新,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線上線下全渠道滿足消費需求”“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穩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推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對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發揮了重要作用。網上購物、掃碼用車……這些新型消費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今年3月發改委、商務部等28個部門聯合印發《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培育壯大零售新業態、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深入發展數字文化和旅游等24項舉措。這些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為推動新型消費發展,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常劍制圖
與傳統消費相比,新型消費的突出特點是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不少市場主體依托互聯網技術,加快創新創造步伐,從現有經營環節和領域中衍生出新鏈條和新業務,培育出定制消費、“智能+”服務消費等新型消費場景,滿足了消費者品質化、個性化和中高端化的消費需求。隨著5G時代到來,新型消費必將加速發展,這不僅能為百姓美好生活創造更多可能,也能大幅提升全社會運轉效率。
以零售業為例,近年來,隨著各大品牌在直播電商領域“大戰拳腳”,相關產品已經邁向新零售渠道,通訊設備、化妝品、珠寶首飾等升級類商品逐漸興起,受到消費者青睞。
然而,零售業中線上、線下分割運營,導致廠商對線上和線下要配備兩個團隊、投入兩套成本,線上線下分工不清晰、定位不精準,常常導致線上線下惡性競爭,成為零售行業的普遍痛點。
相較于線上,線下消費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朱克力表示,隨著用戶定制和“黑科技”產品日益受到年輕人青睞,基于社區、縣鎮、商圈等線下場景體驗的帶入,正在不斷提升用戶消費意愿和消費體驗,一個貫通城市鄉村、涵蓋線上線下、融合到家到店的消費生態圈正在形成。
此外,推動消費提質升級還需不斷深化改革,在供需兩端同時發力。
在新零售革命時代,市場消費需求呈現交互化、體驗化、個性化和實時化特征,企業的營銷模式也悄然改變,對于經銷商的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表示,在供應端,數字技術等方式正在不斷提升供應端產品的功能性,并以云平臺為紐帶形成新的供應生態;在需求端,各平臺正從單一的產品銷售,向線下體驗、產品售后等方面延伸,從零售商轉變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通過供需兩端發力,形成產品生態圈和用戶服務生態圈,在兩個生態之間進行融合,實現‘產品+服務’的供應模式和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態圈模式。”盤和林說。
霍冬梅作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也為供需兩端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橋梁。
“下一步,應在夯實數字基礎設施、探索商業模式創新、挖掘細分市場潛力三方面同時發力,推進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現1+1>2的效應。”朱克力說。
發展數字經濟、壯大新型消費,對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有效擴大消費、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相信在各方合力推動下,新型消費的發展動能將進一步迸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將得到更好滿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