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煙品牌在市場上推廣時,肯定會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消費者有自己習慣的卷煙品牌,早已形成了某種固定行為。想要通過簡單的幾句廣告語打動他們,無異于異想天開。
正如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所說:「告訴他你不同意,他拂袖而去;給他看證據,他質疑來源;給他講邏輯道理,他對你的重點視而不見」。
在無法改變產品屬性的前提上,想要改變用戶認知,就需要對癥下藥,影響他們做出改變。而要影響他們,就需要對他們的認知進行剖析,小編認為,主要分為以下三方面。
一、構建新的合理化路徑
對于消費者來說,想要改變他們的習慣性認知,要從他們過往習慣性的合理化原因下手,構建新的合理化路徑。而要構建新的合理化路徑,就需要引入新的認知,讓它和消費者的固有認知產生矛盾沖突。
首先,要找到消費者心中阻礙消費行動的固有認知,可以從給予消費者更高級的欲望方面下手。例如,當消費者產生「怕產品不符合自己的固有口味」,「怕給自己丟面子」等認知障礙時,品牌就可以從給予消費者心里安慰入手。以「怕」變為「我更怕」,如「你怕我丟你的面子,我其實更怕丟你的面子」的方式,激發消費者重新思考,實現態度轉變。
二、創造認知沖突
在消費者心中,當一個人受到不同情景、不同身份影響時,往往會做出完全不同的行為,即現在網絡流行的「真香定律」。所以當產品能夠直接指出這種不一致或者不合理的時候,就能激發出消費者的心理失衡,從而促進消費者固有行為的偏轉。
如當下有的人對體檢并不熱衷,就有體檢項目提出「寧愿每年花上千元給車做保養,卻舍不得花幾百塊給自己做保養」的話術,從他們的固有思維里打破定式,促進他們產生新行為。而當新的消費行為產生時,「真香定律」便會時刻伴隨他們。
對于卷煙品牌來說,面對產品動銷滯后的情況,就可以從該方面下手。以年輕化問題為例,針對年輕人群新推出的卷煙產品動銷狀況不佳的現狀,產品可以以「寧愿去獵奇新口味XX,也不愿來品味一下年輕的味道」此類的文案。構建認知沖突,由過往的長驅直入改為曲徑通幽,或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三、調用回憶,激發共鳴
從心理學角度,懷念過往的人或事是每個人的本能。對于身份、環境、狀態不斷變化的消費者來說,「懷舊」是一種情緒剛需。
當消費者處于急劇的變動當中,如畢業、職場新人、升職加薪,抑或失落等情緒,很容易產生心靈上的認知匱乏需求。消費者此時的固定性認知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松動,這正是于消費者心理上構建新認知通道的大好時期。
如網絡上很火的「小時候的食品」系列視頻,就是通過激發消費者回憶,引發了不少人的共鳴,在「雙11」時期,該類產品銷量猛增。
所以對于煙草品牌來說,塑造回憶場景,激發共鳴或許可以成為營銷新通道。通過提及消費者的過往記憶深刻的事,如針對畢業場景,打造「走向成熟的標志」此類活動或文案,針對升職加薪的喜悅場景,打造「成功人士的瞬間」等。調用消費者的共同回憶,激發心靈深處的共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