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網(wǎng)上正在說著“要年味,不要煙味”的討論性話題,也是一種祝福語,聽著還是提醒警告的話語。我們普通人該怎么想、怎么去做呢。
這春節(jié)了,你是該繼續(xù)給爸媽和老丈人送煙當節(jié)禮,還是變變花樣,也聽了這句警告加祝福,還是選擇了其他禮物呢。
這還真是個左右為難的問題了。
不送吧,這都多少年的老習(xí)慣了。他們也喜歡吸煙,沒個煙味,感覺這過年就沒個騰騰而起的過年的煙火氣的樣子。人這生活習(xí)慣一旦固定了,你想阻擋,那可真的擋不住了。看著他們難受,這做兒女的,這心口也還疼的啊。送吧,繼續(xù)送吧,可以選擇買少一點,買好一點,不可以嗎?
送吧,明知道他們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大不如前了。再加上抽煙,這整天的咳嗽吐痰不說,自己的身體也還要緊吧。不送了,他們這感情上生活習(xí)慣上和我們的距離也會疏遠了。怎么辦呢。還是送一點,送送少些,避過媽媽和丈母娘的眼皮子,就假裝沒有拿煙吧。
要么,就說,今年沒有買煙,是同事和好朋友給送的,就給我爸和老丈人拿回來了。反正沒花錢,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拿回來,他們少抽一點抽好一點,也還可以的。
估計善良的父母和丈人丈母娘們,總還是被哄著了。沒說花錢,少抽一點,在他們和她們樸素的觀念和意識里,總還是大概可以接受的。
那我們自己是如何判斷和決定的呢。
今年效益還不錯,就索性大方一點兒,該買的都買了,最后也不差那一點兒煙錢,就大大方方買兩條煙帶著回家去吧。就是父母和丈人不吸煙了,回家去,總要招呼周圍鄰居和親戚們的。也說得過去。
兩手空空,什么也不拿,這終究是說不過去的。有理不打上門客,這樣的道理我們總會懂得的。
今年沒掙到多少錢,該買的也還需要買。最后關(guān)頭,咬咬牙,還是給老人們買一條煙吧。畢竟一年到頭了,你再給他們買什么貴重東西,總不如這嘴巴里冒出來的煙氣,那么實在,看得見就是好的喲。
實在是沒錢了,那就回家過年。就是什么也不帶著,父母和妻子兒女也會原諒的。欠著,就是心里慌了,畢竟,還有來年呢。走到家門口,還是急慌慌地去商店里買一包煙,失魂落魄的人,也需要這一根煙給自己和家里人撐撐場面,壯壯膽吧。
愛他們,愛家人,就別讓親人們失望。
哪怕就是只拿著一包煙,也是回家的心意。
今年過年,要年味,當然必須的。這是每年的過年主題。不過,不要煙味,斷然而然的拒絕了,這些老人們的世界里,你該會是多么的讓他們失落無措啊。
你還忍心他們的不安嗎?
不能啊。
“要年味,不要煙味”——這,我當然贊成的。只不過是,當下,這會兒,我還是選擇買點兒煙,帶回家去。起碼給鄰居們親戚們和老人們一種心理安慰吧。抽煙還是不抽煙,他們自己決定吧。我,就只是看著。
抽煙或者不抽煙了,我也尊重他們的決定和選擇。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人的情況,不同,我當然是會理解的。
送人禮物,當然需要送到人心意里面。不同的人群,選擇不同,如果你的父親和長輩、你的老丈人還是抽煙的,你做決定的時候,還是三思而后行的好。
問問他們本人的意見。
再問問媳婦兒和老媽、老丈母娘的意見。
綜合一下。就是你的抉擇了。買與不買,送與不送,好與不好,還是你自己決定為好。我們都是旁觀者,你趕緊決定吧。
其實,這人世間沒有絕對的真理。有的,只是我們的生活習(xí)慣和自自然然的生活場景。你選擇了什么,都能說得過去。
關(guān)鍵在你是不是做了。就正如這“要年味,不要煙味”的討論一樣。
你會選擇什么呢。莫要拂人意,莫要拗人心,這新年過的就是心情。你說呢。都好好的,就比什么都要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