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煙民與健康、文明、環境開始有著糾葛不清的關系,眾說紛紜。
煙民本身沒有錯,他們只是一個消費群體;吸煙作為一種生活行為,也是公民正當的自由和權利;而卷煙作為一款消費產品更是合規合法。那為何很多人會嫌棄煙民,對煙草產品也巴不得禁之而后快?
其實歸根結底,首先是香煙本身對健康的危害性,其次是煙民吸煙的不文明行為,影響或破壞了社會生態和環境。因此,煙民群體倍受歧視和偏見,煙草產品和吸煙行為的控制呼聲也日趨嚴緊。
面對如此囧態,煙民們更應該多從大局考慮,為了社會的和諧美好,遵守規則、文明吸煙,從而扭轉煙民在社會中的負面形象。
今年的無煙日(5月31日)即將到來,主題是“煙草威脅我們的環境”。有控煙人士指出,煙草威脅體現在很多方面,除了吸煙者在室內環境吸煙會帶來嚴重的室內污染,煙草生產過程中的全產業鏈,從煙葉種植、加工、制造、運輸,再到煙草消費行為,其整個生命周期內均對環境造成破壞。
對于煙民們來說,煙草生產的相關過程離大家比較遙遠,也很陌生,煙草消費才是和自己密切相關的。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既然有人說吸煙能污染環境,那煙民就應該把污染降到最低。
一方面,吸煙產生的煙霧。大家都知道,煙草煙霧中含有毒物質,殘留停留在空氣中,造成空氣污染,也對他人健康造成了危害。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二手煙、三手煙,其危害不容小覷,也是他人對煙民最反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煙民如何避免不讓她人遭受自己的二手煙呢?
首先,必須堅決做到不在室內、公共場所和人群附近抽煙,遠離他人在通風處抽,盡量保證煙霧不沾身,又不會干擾到其他人。其次,即使在自己家里,也要為了家人健康著想,到樓下空地處吸煙,或者在廚房陽臺并把煙霧散干凈,勤換衣服勤洗澡,避免三手煙的滋生。當然,只要抽煙就會產生煙霧,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煙量,少吸煙、不吸煙或戒煙。
另一方面,吸煙產生的垃圾。所謂的垃圾,就是香煙消費完之后剩下的煙頭。煙頭是最常見的垃圾,據統計每年有數萬億個不可生物降解的過濾嘴煙頭被隨意丟棄在環境里,它不僅讓環境衛生臟亂差,更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因為煙頭難以降解,成了環境微塑料污染的來源之一,進入土壤、空氣、水、食物等,對土壤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造成損害。
作為煙民,該怎么處理自己的煙頭呢?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煙頭的危害,做到不亂丟煙頭,養成將煙頭丟棄在規定的滅煙點或容器中的習慣。其次,可以自備煙灰便攜袋,或是其它便于存放煙頭煙灰的工具,在身邊沒有滅煙或丟煙頭的相關設施時,可先將煙頭煙頭以此方式處理,待方便時再丟到相應的容器中,避免煙頭帶來的環境衛生及污染問題。煙頭不落地,環境更美麗。
環境保護,煙民有責。從個人延展到全人類,從細微處延伸到大方面,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從小事、從身邊事做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