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吸煙是煙民的特殊愛好和精神依賴。而煙草中含有有害物質這也廣為人知,不容辯駁。隨著近些來各地加大了這方面的宣傳力度。于是有人就肆意擴大化、片面化、甚至絕對化控煙問題。因此現在談到吸煙問題,也就會有一些非煙民言辭激烈,氣憤不已,甚者會有人強烈公開倡導禁止吸煙。其實凡事都應該一分為二理性看待,既不能不能一棍子打死,全盤否定;也不能含糊其辭持曖昧態度,要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亮出觀點。那么到底應對吸煙持何態度呢?
我認為應該持以下幾種心態:
一是適當理解。首先作為非煙民對煙民吸煙行為要適當理解。因為在我國吸煙是公民的合法權利,沒有法律禁止生產銷售煙制品,也沒有法律對吸煙行為有嚴厲禁止。公民吸不吸煙、吸什么煙、吸多少煙由個人自由決定,沒有人能強加干涉。因此非煙民應該對煙民的吸煙行為不說明確支持,但至少要予以理解。不過作為煙民也應該明確地認識到當前公共場所控煙是大勢所趨,是時代要求。所以必須做到文明吸煙,絕不能在公共場所、在不允許吸煙的地方隨意吸煙。
適當理解就要求非煙民學會與煙民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只要煙民自覺規范吸煙行為,那么就必須理解他們。作為非煙民不能干涉煙民的吸煙權利,也不要妨礙煙民吸煙自由,更不要無端指責煙民吸煙行為。只有這樣才是真實理解,也才是尊重煙民的體現。
二是理性包容。其次作為非煙民要理性包容。雖然吸煙有害身心健康,但由于歷史和現實種種原因,吸煙現象由來已久,而且短期內也無法用其他適當形式代替。因此可以肯定說,吸煙現象將會存在,而且必將長期存在。況且煙草業的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每年上繳數千萬億的稅收,在國家基礎建設和民生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完全禁煙勢必就要關閉煙草相關部門和單位,這該牽涉到多少人的生活呢?引發多少社會憂患?這一系列問題不堪設想。因此在當下完全禁煙既不現實也行不通,相信國家也不可能這倉促“一刀切”禁煙。
理性包容還要求非煙民正確理解吸煙人的吸煙愛好和精神依賴,一些煙民嗜煙如命,見到煙就就渾身是勁,精神抖擻,情緒亢奮,心態順暢;如果沒有煙,則神情低落,心灰意冷,喪失信心和激情。因此吸煙不僅是愛好,更是生活和工作的動力。從這個角度看非煙民應該理解煙民吸煙行為,給他們吸煙空間。但是在此奉勸煙民也應該有自知之明,也要理解非煙民之所以反對吸煙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公共場所要自覺禁煙,在未成年人面前和眾多人一起時盡量不吸煙。只有煙民自身做到文明理智吸煙,不對非煙民構成健康危害,不對非煙民帶來意念憎惡。這就是說理解是相互的,無論是哪一方強要求另一方面都不行,也有失偏頗。
三是文明勸阻。再者作為非煙民看到煙民出現不文明吸煙行為時,比如在公園、體育館等公共場所任性吸煙,在未成年面前隨意吸煙,在電梯、餐館內等處吸煙,感覺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危害時,要義無反顧大膽勸阻。當然建議勸阻煙民吸煙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語言文明、動作理智、語氣溫和、態度和藹。切忌對待煙民野蠻、粗魯、缺乏理智。文明勸阻煙民吸煙是非煙民的最好做法,也是有效阻止任性吸煙行為對自己造成身心健康危害的一種妥善方法。
文明勸阻吸煙是策略,也是智慧,需要用心積累,用情溝通。那種直接式、命令式、強迫式勸阻吸煙不僅讓煙民難以接受,而且易引發糾紛甚至導致人身傷害。其實這樣的教訓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比如前幾年就有發生在電梯勸阻吸煙,由于勸阻者言語不當與吸煙老人發生導致其心臟病發作而死亡的事故;還有發生在餐館由于勸阻吸煙的女士言詞問題讓吸煙者難以接受,后引發潑灑菜湯事故等等,這樣案例不僅造成極大影響,也給當事雙方造成重大傷害。試想如果勸阻者把握好尺度,使用文明和諧理智禮貌的語氣,或許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至少事故程度輕微。
文明勸阻吸煙需要勸阻者有涵養,有耐心、有自我約束力和克制力。凡事要冷靜、理智,想得開,看得遠。他們面對吸煙者會笑臉相迎,再委婉相勸。絕不會硬對硬頂撞,不會蠻橫無理,要想方設法避免矛盾,同時又要想點子能達到預期目標和效果。
四是主動回避。另外非煙民對煙民吸煙還有一種態度,那就是主動回避。俗話說“惹不起躲得起。”當看到煙民隨意吸煙,自己試圖去勸阻又怕勸不止、勸不好的情況下,干脆裝著什么也沒有看到,啥也沒發生,然后自己悄然無聲地離開。這對非煙民而言也是很好的自我保護,實際上也算得上冷處理矛盾靈活機智。
其實許多對非煙民從內心來說,對那些隨意任性吸煙行為是十分排斥和反感的,有時還有憎惡傾向。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和條件限制,煙民中也有一些素質不高、性格不好、蠻橫不講理的“犟驢子”、有喜歡動手動腳的“霸主”等等,這些人一般以自我為中心,一切考慮自身利益,聽不見別人半點意見,聽不見他人絲毫建議。非煙民一旦與這些人過招、較真,那么就有可能是自找麻煩,自找氣受,自找罪遭。與其有可能發生正面沖突,倒不如退而讓之。
非煙民面對那些任性吸煙又看似不是很溫和的煙民,與其想花時間勸阻其吸煙還不如主動回避的好。主動回避既省了口舌功夫,又可以有效地避免爭執和不必要麻煩。如此一舉兩得,兩全其美,何樂不為呢?
當然非煙民要擺正心態,主動回避不意味著示弱,也不意味自己軟弱無能。中國有句話說得好“饒人不少癡漢、癡漢不會饒人”,說的就是這個理。實際上是體現了非煙民的理智、大度和寬廣胸懷,凡事都要與人較真、拼個高低的話,這樣的人不僅活得累,而且還容易惹是生非,有人說逞一時之勇,可能換回終生遺憾,那是多么的得不償失啊!
當然不同的人吸煙有不同的態度,本文所提及的四種態度,主要是針對非煙民對煙民而言。那么實際中你是煙民還是非煙民,是煙民的話又怎么做到文明吸煙的呢?是非煙民的話對煙民又是何種態度,歡迎大家參與討論,共同交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