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敢愛,也敢不愛。
這是被稱為“腦癱詩人”余秀華一生的真實寫照。
最近,知名化妝品珀萊雅公司找到余秀華,讓她為公司代言,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廣告詞就是:敢愛,也敢不愛。
敢愛,是作為女性的權利;敢不愛,也是所有人的權利。珀萊雅敢找一位滿身麻煩的余秀華作為代言人,這也充分體現出公司敢愛這樣一位腦癱詩人的勇氣。可以看出,珀萊雅公司注重的不光是外在美的形象,更注重擁有內在素養和文化底蘊的美。
抽煙,對于當下的人們來說,也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敢愛”的表現。
要抽煙,首先就得負擔得起增加出來的家庭開支,每天的煙一點燃,煙錢也就隨之消散。有的人會留下惆悵,但抽煙的人卻體會到的更多是愜意和舒適。抽煙花費的金錢,是不可計算的。曾有人用一天抽一包煙和從不抽煙的人來對比,每抽一包煙,人家不抽煙的人就存下一包煙的錢放在專門的存錢罐里,一年下來數額居然積累了不少。但是不抽煙的人的生活質量卻不見得比抽煙的人高多少,抽煙的人不會因為抽煙了而把生活質量下降了多少。所以說,敢愛上抽煙,其實勇氣是一部分,經濟實力更是考量的結果。
要抽煙,其次還要承受得起身體的健康考驗。醫學專家一直倡導要健康生活,少抽煙,因為抽煙對于人們的健康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會給人的肺部造成不可恢復的傷害。還舉例說明一些因為長期抽煙的人身體內部的病變后果,這讓一些不抽煙的人望而卻步,似乎抽煙就是個十惡不赦的壞習慣了。抽煙的人也舉例說明一些高齡人士不也天天抽煙,身體絲毫沒有受到抽煙的影響。還說抽煙對于身體也具有一定的好處,抽煙可以殺菌消毒,可以緩解疲勞,可以讓人開心快樂等等,這些明顯的好處似乎更占優勢一點,所以至今戒煙的人會那么難以成功。
要抽煙,最后還要忍受一個人在戶外抽煙享用的孤獨,因為全民禁煙的呼聲越來越高,多地已經出臺最嚴控煙令,在帶頂的房子內部根本不能抽煙了,而煙癮上了的人只能到戶外不是公共場所進行吸煙。于是,孤獨似乎天生與抽煙相伴。反過來,要不是為了抽煙,誰愿意把自己弄得一身孤獨?但是如果有煙民為伴就會好過得多,幾個人在一起,你分一支煙給我抽,聊上幾句天,過會兒我再發一支煙給你抽,共同談談人生,相互慰藉痛楚,日子便會慢慢變得更加開朗起來。
余秀華說:愛情只是刀刃上的一抹蜜,甜蜜又危險。
抽煙的人也說:香煙是一只琢磨不透的蜜蜂,帶刺卻可能帶來甜蜜。
不抽煙,首先就得忍受抽煙的味道。自己不抽煙,一旦阻止不了別人抽煙的話,可能忍受的煙味就會很難受。嗆鼻子的煙味一旦進入不習慣抽煙的人士身體周邊,就會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咳嗽不是抽煙人的專利,吸二手煙的人更是會咳嗽得厲害。此時就會有人分一支煙給你,說一手煙的傷害比二手煙好點,抽唄。此時不抽煙的人就要有堅強的意志力抵擋住香煙的誘惑。一旦接下來別人遞過來的香煙,就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真的成為了煙民了。
不抽煙,其次就是羨慕抽煙的人交際和情商雙向發展,成為人生的大贏家。不抽煙可能連向別人問候的話語都變得毫無生趣,了無意義。別人抽煙,可你身上常常忘記帶煙,見面時還不會記得及時向別人發煙。香煙一遞過去,感情就在點燃香煙的一瞬間升華,話題就會多了很多。從對煙的品質,到吸煙的歷史,凡此種種,都在圍繞著香煙的話題開展,直到真正回歸交際的主題。而不抽煙的人往往話題不多,交流的本意直白無趣,讓人有種直奔主題赤裸裸的感覺。這樣的情商可能是比較低級的,話題不多,但要求別人的太多。不抽煙羨慕抽煙就成為必要的可能。
不抽煙,少了抽煙的痛快和舒坦,少了生活的一項滋味。抽煙的姿勢可以優雅、美觀、大方、瀟灑、得體,不抽煙似乎少了抽煙的這些動作,內心也似乎缺少了點什么。空虛的時候沒有煙來填補,卻少靈感的時候也沒有香煙來點燃靈感,卻熱鬧的時候,也沒有香煙來陪伴,只有寂寞和孤獨常常在無人處如影隨形。不抽煙成了抽煙人取笑的對象,不抽煙又常常有自卑的心理在作祟,是否懷疑自己的經濟能力和交際能力,難道真的抽不起這一支小小的香煙?與人交流也因為少了一支小小的香煙而變得手足無措了。
難道不抽煙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嗎?抽煙的人就能自由嘚瑟了嗎?非也,要敢抽香煙,但也要敢于不抽香煙才是人生的真諦。社會是很復雜的整體,正如余秀華那句“敢愛,也敢不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