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禮儀之邦。吸煙、敬煙、上煙,發煙、散煙、給煙,這一字一詞點滴之間的差距,就會有天壤之別的禮儀表達。如何拒絕別人遞過來的香煙,學會善意拒絕、禮貌拒絕,也是一門藝術活。
別人看得起、敬重你,才會發煙給你。懂得了這一點,就明白是接受還是拒絕他人遞煙的舉動是事關重大的,輕易拒絕就會一下子熄滅了別人的善意和好心,要明白這是對方好心好意的表示,是常人之間的禮貌舉動,因此我們要心存感恩,讓這項基本禮儀和善意之舉得到美好的傳遞。
有善意,懂善意。敬煙發煙的人,不會是無緣無故的。他或是想吸根煙,或是想借個火,或是看著你感覺面善,都可以成為他發煙的理由。我們接受還是不接受,雖然是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但是這種情況下應該換位思考,給別人一種善意的傳遞。吸煙,就友好接過來,表示感謝。不吸煙,也可以善意表達謝意,因為身體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委婉的謝謝別人的好心意。陌生人的香煙,也可以拒絕,只是我們一定要懂得別人的善意善心。這是基本的常識判斷。
可拒絕,別直白。若此時此刻心中有事、心情不好,或是根本就不吸煙、不想吸煙,如果別人發給自己一支煙怎么辦?拒絕當然是必須的,只是在拒絕的時候和節點上,必須學會心揣善意,給別人真誠的感謝,同時說明不吸煙的緣由,相信對方也是會理解 的。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別人釋放的善意敬過來的香煙,就是一種福利和衡量友誼的傳遞物,吸不吸接受不接受,都要心情愉悅并發自內心的讓對方感受到熱情和善意,否則讓發煙的人“熱臉蹭了個冷屁股”,這就很不友好了。
委婉說,表謝意。如果不吸煙,或者此刻不想吸煙,別人遞過來的煙,還是需要考慮考慮的。委婉說,我不吸煙的理由和原因,希望別人理解,爭取場面不尷尬,在友好的氛圍里找到相同的心意釋放。那種一棍子悶死的爆粗、動怒和不友好的舉動,都是不應該的。別人的煙也是花錢買來的,能發給你是好意,你總是需要委婉一點并表示謝意,這是基本的人情禮儀。
相互敬,是常理。不管香煙好與不好、貴與不貴,在敬煙發煙的過程中,相互敬是一種禮儀和禮貌之舉。就算自己不吸煙,也應該有一種善意表示,人敬我,我敬人,相互釋放溫暖,就是最好的態度。拒絕當然可以,也需要選擇一種方式,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拒人于千里之外,不僅不友好,還會因此和對方產生距離。你來我往,相互發煙,可以不吸但可以選擇敬煙,這是一種禮貌和社交禮儀,我們還是應該學會的。
表達好,有心意。別人給我發了一根煙,作為當事人的一方,也不能一味只是感謝,就是沒有任何舉動,嘴上說說而已。低低頭、頷頷首,抬抬眼、看著對方,站起身,給人禮貌鞠個躬,握握手、笑一笑,都是該有的表達。這就顯示出個人的禮貌之態和心意表達,讓對方知道我懂得感謝。若跟一塊石頭一樣,眉目不動,就只是一個勁兒的拒絕,這樣的為人處世風格,還真的需要改一改了。?
學會拒絕別人的敬煙發煙,說大了就是一門藝術和學問。小小一根煙,就是一次考驗和衡量做人的試金石。因此,要善意一點兒、委婉一點兒,盡量做到不冷場、不尷尬、少生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