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煙民和非煙民是一對矛盾體,相互交織,又相互排斥。因而他們在對待吸煙和戒煙這些行為上,也是針鋒相對,我說你不對,你說我不妥。說著說著,有時候話不投機,甚至可能產生語言對峙或者肢體沖突。其實煙民和非煙民心里是一樣的,他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固執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誤的,而且都在積極為自己尋找有利的理由。
煙民說起吸煙理由一堆堆。比如吸煙可以消勞提神,可以舒筋活骨,緩解壓力等等。君不見,我們時常看到煙民聚在一起歡天喜地,海闊天空,交流感受,訴說自己各種吸煙的理由。有的是因為工作勞累,身心疲憊,需要以吸煙緩解壓力,待一口煙過后倍覺身心輕松,煩惱憂郁拋卻九霄云外;有的是生活壓力大,情緒壓抑,想借助煙釋放心情,吸過一支煙后頓時心境豁然開朗,心情十分愉悅;有的在寫作時思維受阻,無法下筆,需要用煙來刺激思維,激發靈感,一支煙后突然茅塞頓開,才思敏捷,下筆如神。這些煙民吸煙之后,有效地化解壓力,釋放心情,收獲快樂,對他們而言吸煙是有趣的,是愉悅的,是高雅的,是其它東西無法替代的。帶著明確目的去吸煙,而且慢吞細品,享受吸煙過程。偶爾邀約兩三朋友,酌幾杯小酒,喝兩口茶,吸幾支煙,那種逍遙,那番情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作為普通民眾,聽了這些煙民說的吸煙理由,還忍心去反對他們嗎?何況在我國法律方面,也沒有明確禁止公民吸煙行為。吸不吸煙,吸多少煙,吸什么煙,每個成年公民都有自我選擇權和決定權,別人無權干涉。在煙民心中,吸煙永遠是美好,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也正是在這龐大的煙民隊伍支持下,助力煙草有序發展,每年為國家上繳數萬億巨額稅收,有力地助推國家經濟和民生事業的發展。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人吸煙,那么煙草商業企業如何生存,這數以千萬的煙草人如何生存?那更談不上貢獻稅收助力經濟發展了。因此從這個角度講,龐大煙民隊伍的存在,對煙草商業企業有序發展,乃至國家經濟民生都十分重要。
既然吸煙有理由,那么戒煙呢?要不要理由?依筆者看,其實也必須有理由,否則誰還會愿意戒煙?一般來說煙民在年輕時,對吸煙是執著的,何曾會產生戒煙念頭?即使有家人、親戚朋友、乃至醫生相勸,說吸煙如何如何不好,他們也會對戒煙不屑一顧。有時候或許表面答應了,而私下里卻極度反感,依然堅持。甚至還有人說“XX吸煙不是活到七八十歲了嗎?”這其實是這些煙民早已把七八十歲壽命者,設定為自己比較滿意的壽命年齡。殊不知,現在社會進步了,生活條件大為改善了,人均壽命也不在不斷提升,七八十歲再不是什么稀罕的,如若注重健康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即使活到90乃至100歲也不是夢想!因此,作為煙民確實應該轉變觀念,該戒煙時必須果斷戒煙,需要戒煙時要立即與之決絕。為了更好地做到這一點,不妨也為自己找一些理由啊!
比如說可以羅列如下一些理由,雖然自己身體健康,但如果戒煙身體更健康;醫生都勸我戒煙,看來確實應該戒煙了;戒煙可以減少煙堿對肺部、氣管、心臟、咽喉部等影響;戒煙可以使自己口味清爽;戒煙可以戒煙開支,改善物質生活質量;戒煙可以使家人減少二手煙的危害;戒煙還可以減少與他人的矛盾等等。一旦煙民為自己尋找出合適的戒煙理由,那么再難辦的事也不難辦,再不想辦的事也會去努力辦。從這個角度說,煙民要想戒煙,還真得為自己尋找合適的、最有說服力的理由呢。
有人說戒煙需要毅力,沒有毅力就戒不了。其實這歸根到底是不想戒煙的借口,戒煙有那么痛苦嗎?沒有,關鍵是在于自己的長期堅持而已。作為成年人,如果決定去做一件事,好好堅持那么必定會成功的。問題是許多人把戒煙當口頭禪,嘴上說好要戒煙,但心里卻下不了決心。經常聽到有人說自己試圖戒煙,但是總是堅持不了多久,特別是在熟人和朋友的蠱惑下,又不自覺低復吸起來。實際上,這樣的人辦任何事都難以辦好,也不可能辦好。我們也聽說過,有人煙癮很大,但一旦決定戒煙,他們就會下定決心戒煙,而且成功戒煙了。這樣有定力有毅力的煙民,確實值得贊賞。
我的一個同事,喜歡吸煙且煙癮特大,一天沒有兩包煙是絕對不行的。后來他咽喉長了息肉,壓迫聲帶,聲音嘶啞,作了手術,醫生建議他一定要戒煙。手術后至今4年多,從未看到他吸一支,不得不令人佩服。這么大煙癮的人都能快速戒煙,對于普通煙民來說戒煙完全不是難事。
總之,成年人無論選擇吸煙還是不吸煙,都給自己找一些合適的理由吧。這樣吸煙心安理得,不吸煙逍遙自在,不會受他人左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